明通:以党建引领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

第1眼TV-华龙网讯(通讯员 石钰滢)近年来,城口县明通镇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构建“1+7+N”三级协商议事体系,通过“搭平台、听民声、强保障”三步工作法,提升矛盾纠纷源头化解率,提高群众满意度;同时,以产业突围战破局,探索出一条具有山区特色的基层治理与产业发展协同共进的新路径。
党建引领搭平台,织密三级议事网
“现在议事厅就在家门口,大事小情都能说道说道!”在明通镇大塘社区议事点内,徐龙祥翻开《议事记录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今年处理的矛盾纠纷情况。
这个由1个镇级中心、7个村级议事站、19个自然院落议事点构成的“1+7+N”三级协商网络,已覆盖全镇区域。在这个网络中,12名退休干部发挥经验优势,累计参与议事活动70余次;15名党员彰显先锋模范作用,带头解决群众难题30余件;25名基层观察员深入田间地头,收集社情民意80余条。2025年以来,全镇议事协商点累计召开专题协商23场,解决土地纠纷、环境整治等热点问题15件,化解矛盾纠纷28起,真正让协商议事成为凝聚党群合力的“主阵地”。
线上线下听民声,架起党群连心桥
协商议事的核心在于“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为畅通民意表达渠道,明通镇实行双轨并行模式,扩大群众参与面。
线下在“议事厅”外设立公示栏和意见箱,累计收集群众意见30余条,其中涉及产业发展的建议占比超40%。线上通过网格群动态更新推送协商议题,实时议事论事,保障外出务工等人员参与度;同时通过“141”基层治理平台流转事件900余件,实现民意随时收集,事件随时办理。线上与线下说事形成有效互补,推动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向纵深发展。
在农村供水保障应急工程中,协会会员通过走访调研,收集群众建议7条,协调镇村两级调整施工方案3次,既保障了工程质量,又赢得了群众支持,该工程惠及群众300余人。在产业发展方面,镇级中心统筹资源,村级议事站协调土地流转,自然院落议事点收集农户意见,最终形成“企业+集体+农户”的共赢方案,推动中药材种植面积从200亩跃升至3000余亩。
红黄蓝牌强保障,激活治理新动能
明通镇注重从制度层面夯实协商议事基础,推动治理效能与产业效益持续提升。一方面,建立“红黄蓝”三色督办机制,对协商事项按难易程度分类管理:红色为紧急事项,由镇党委牵头按月推进;黄色为复杂事项,由协会协调相关科室一周内反馈;蓝色为常规事项,由村(社区)3日内办结。另一方面,强化激励保障,将协会会员纳入基层治理骨干队伍,定期开展业务培训,累计培训会员200余人次,提升议事能力。
此外,通过统筹整合多方资源,设立专项工作经费,为协会开展活动、推进协商议事工作提供稳定支持,确保“有人管事、有钱办事、常态长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