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四个村上榜《重庆地名文化地图之竹字篇》
《重庆地名文化地图之竹字篇》。 重庆市规划自然资源局、重庆市地理信息和遥感应用中心 供图
近日,重庆市规划自然资源局、重庆市地理信息和遥感应用中心推出《重庆地名文化地图之竹字篇》,城口县竹园村、双竹村、茨竹村、熊竹村榜上有名。
竹子,自古以来就以清雅澹泊的谦谦君子形象深入人心,同时兼具良好的生态、经济、文化效益,是巴渝地区的重要自然资源。竹类大都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既需要充足水分,又要排水良好,重庆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和山地地形为竹子生长提供了适宜的自然条件,使得重庆境内竹类品种繁多,竹林分布广泛,也是山清水秀之地的重要载体。
竹类资源与重庆人民的生产、生活也息息相关,以竹来命名地名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现象。这些地名主要是根据竹子的种群属性、生长的地理环境、审美情趣等进行命名。
双竹村地处城口县东部,高观镇所辖,村子群山高耸,峰聚壑连,气象壮观;山麓幽谷清流,茂林修竹,珍禽异卉,奇石游鱼,美不胜收。最高海拔2050米,最低海拔800米,森林覆盖率达83%,兼容人文、地质景观和独特的气候,是发展乡村旅游的不二之地。
茨竹村同样位于城口县高观镇,因村内多“茨竹”,奇茂壮观,由此得名。该村山大坡陡,深沟纵横,最高海拔2200米,平均海拔1700米以上。近年来,该村以发展乡村产业为主,大力实施产业扶贫,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满足感日益攀升。
竹园村地处城口县双河乡境内,因竹子成片生长,取名竹园。竹园村地处中山地带,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其中最高海拔1300米左右,辖区有野猪、金鸡、松树、杉树、核桃、板栗、木竹等动植物,有丰富的待开发旅游资源,如天然的溶洞、古树、奇山异水等。
熊竹村位于城口县厚坪乡,村内风景秀丽,空气清新,气候宜人,是避暑纳凉的好去处。
近年来,城口县依托丰富的竹类资源,建立起半山工艺扶贫车间,大力发展竹编工艺,并不时开展竹编工艺技能培训,不仅带动了农户增收致富,也让竹编工艺得到了有效传承。
值此绿意盎然时,不妨去巴山渝水间的竹林深处看看,亲身体验一番“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生活追求。
(记者 王小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