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口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重庆市城口县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 (2021-2030年)》的通知
城府办发〔2022〕126号
城口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重庆市城口县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
(2021-2030年)》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重庆市城口县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城口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9月19日
(此件公开发布)
重庆市城口县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
(2021-2030年)
目 录
前言 1
第一章发展形势 3
一、高标准农田建设取得的积极成效 3
二、主要问题 4
三、有利条件 5
第二章总体要求 7
一、指导思想 7
二、基本原则 7
三、目标任务 8
四、建设布局 9
第三章建设标准和建设内容 10
一、建设标准 10
二、建设内容 10
第四章建设分区和建设任务 14
一、建设分区 14
二、任务安排 21
三、重点项目 23
第五章效益分析 25
一、经济效益 25
二、社会效益 25
第六章建设管理和后续管护 28
一、强化质量管理 28
二、统一上图入库 29
三、规范竣工验收 29
四、加强后续管护 30
五、严格保护利用 31
第七章保障措施 33
一、强化组织领导 33
二、强化规划引领 34
三、强化资金保障 35
四、严格监督考核 36
附件1城口县2021~2030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安排表 37
附件2城口县县级“七化”高标准农田示范项目 42
前 言
农田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近年来通过出台支持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全国农田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为实现粮食产量“九连增”奠定了坚实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而且里面应该装中国粮;指出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要加快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实落地;强调要突出抓好耕地保护和地力提升,坚定不移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建设标准和质量,真正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李克强总理对发展粮食生产、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出明确要求。为此,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集中力量推动各地高标准农田建设。城口县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截至2020年底,全县累计建成12.99万亩高标准农田,在改善农田水利设施现状,优化农业生产区域布局,切实保障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根据2021年中央1号文件“实施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2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全面完成高标准农田阶段性任务”的要求,按照国务院批复《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要求,加快推进省、市、县级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编制,细化政策措施,将建设任务分解到市、县,落实到地块。根据《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加快编制区县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的通知》(渝农发〔2021〕125号)要求,区县级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重点从优化建设布局、谋划重点项目和示范项目、建立健全项目库、落实落细重点举措四个方面进行修改完善。据此编制了《重庆市城口县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切实保障粮食安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以《城口县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11—2020年)》和“十二五”以来各乡镇实践为基础,对接《重庆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城口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城口县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等相关规划研究编制。《规划》根据城口“三县一城一枢纽”发展定位、农业生产资源条件、地形地貌等,研究提出城口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目标任务、建设分区、建设标准、建设内容、建设项目、资金投入、建设监管和后期管护等,是今后推进城口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指导性规划,是指导全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依据和基础。
《规划》范围为城口县全部行政区域的土地,包括2个街道10个镇13个乡,规划年度为2021年-2030年,共10年。
第一章 发展形势
一、高标准农田建设取得的积极成效
(一)在耕地保护方面。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土地整治同步推进,截至2020年底,城口县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81个,其中县规划自然资源局实施项目60个,县财政局和县农业农村委实施项目21个,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总面积12.99万亩。通过大力推进农村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有效解决耕地零散分布、农田基础设施短缺、质量较低等问题,已建成高标准农田质量等级为基本符合,增强了农田防灾抗灾减灾能力,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升了粮食产能10%,后续利用方面农业种植情况良好,对保证粮食安全有重要意义。
(二)在生态环保方面。城口县高标准农田建设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根据山区地势地貌、气候土壤等条件,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建设内容,保护绿水青山,打造金山银山。“十三五”期间积极开展田园行动,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5.94平方公里。城口县坚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与村庄规划相结合,在项目规划布局上坚持项目效益与生态环境相结合,在保证田间灌溉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对村组内现有古树古屋、老路老桥进行保护,实现资源、效益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在脱贫攻坚方面。通过道路修建、沟渠衬砌等措施提高生产生活便利性,受益群众逾万人;城口县高标准农田建设范围均包括项目所在乡镇的贫困村,且贫困村的投入资金不低于总投资的40%,促进农民多渠道增收。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了村民生产生活条件,亩均增收150元以上,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全县11596户44719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9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千百年来困扰城口人民的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地画上句号。
二、主要问题
(一)农田建设投入标准偏低。城口县地少坡陡,已建高标准农田建设内容不完善、工程措施不配套,难以达到地方标准。经上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县高标准农田新增建设潜力有限,规划期主要对已建高标准农田进行改造提升。城口县地处山区,待建地块和改造提升地块均存在建设条件差、建设难度大、建设成本高的问题,亟需提高建设投入标准。
(二)成果发挥作用不显著,农田改造提升任务艰巨。已经建成的高标准农田项目由县规划自然资源局、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委等部门分别推动建设,建设选址缺乏整体的规划,建设标准和投资标准不统一,建设内容各有侧重点,部门之间沟通对接不通畅,出现了项目成果发挥效益服务现代农业发展作用不显著。经评估,已建高标准农田质量等级不高,农田改造提升任务艰巨。
(三)地形地貌复杂,耕地质量差,耕作条件落后。城口地处大巴山腹地,受地形地貌限制,以地少、坡陡、土薄为特征,全县25度以上的陡坡耕地面积17.77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63%。季节性雨水冲刷导致耕地土层薄弱,水土流失严重,耕地质量较差。由于地势高,热量条件差,导致耕地复种指数低,耕地利用率较低,规模性经营难度大,耕作条件落后,经济效益差,高标准农田的改造提升已迫在眉睫。
(四)农田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差。城口县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易发生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水土流失严重,地面侵蚀和生物灾害频繁,由于农业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农田灾毁水毁严重,影响粮食生产。
(五)绿色发展需进一步加强。早期建设的高标准农田侧重产能提升而对改善农田生态环境重视不够,在高标准农田项目设计、施工各环节,未能充分体现绿色发展理念,存在简单硬化沟渠道路等影响生态环境的问题。一些高标准农田建成后,仍然沿用传统粗放的生产方式,资源消耗强度大,耕地质量提升不明显,支撑现代农业绿色发展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三、有利条件
(一)中央和市级高度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在保障粮食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已经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通过出台政策,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大资金投入,全面推进高标准农田工作符合国家的需求,符合人民的需要,正当其时。“一区两群”区域协调发展是重庆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利好,城口作为全市与川东北的重要联结点、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重要组成部分,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将有利于推动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进一步增强区域生态区位优势,促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示范县、渝川陕毗邻区县综合交通枢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示范县、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县、宜居宜业宜游的大巴山生态康养城的建设。
(二)高标准农田建设具有良好的工作基础。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各项政策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央财政和市级财政的投入约占农田建设总投资的90%,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城口县紧紧围绕高标准农田建设目标,多措并举、强力推进,通过实践探索,在组织形式、工作机制、资金筹措和组织实施等方面探索了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强化统筹、部门协同,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筹资等机制,为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路径借鉴。
(三)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体制更加规范高效。2018年,党中央、国务院将原发展改革、财政、国土资源、水利等部门分别管理的农田建设项目统一整合到农业农村部门,构建了权责明晰、上下联动的工作管理新体系,开创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新格局。通过建立健全项目和资金、评价激励、竣工验收、建后管护等管理办法,构建完善了全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规划布局、统一建设标准、统一组织实施、统一验收考核、统一上图入库的管理新体制,为统筹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全县区位交通、基础设施基本具备。城口县是重庆向北重要交通节点、川渝交界桥头堡、渝川陕西毗邻区县综合交通枢纽,积极融入“城宣万”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区,借助60公里的快速通道运输,可融入全国综合交通网络。城口县已实现公路村村通,公路通车里程达4400公里。城口县正在实施以“构建东西南北四面畅通、铁公空立体交通体系,形成循环渝东北、快捷大巴山、畅通渝川陕、连接大网络的秦巴山区交通枢纽”为总体目标的交通体系建设,加快构建“五高四铁一空”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区域交通条件持续跃升。
(五)农业产业发展机遇难得。城口县作为全市最后一批摘掉“贫困帽”的区县之一,也是全市4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城口县抢抓“双高”机遇(高速、高铁),全力推动“四谷”建设(大巴山硒谷、大巴山药谷、大巴山碳谷、中国亢谷),加快建设“三县一城一枢纽”。加大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构建以“农文旅融合”为核心的生态产业体系,盘活各类生态资源,促进山地生态农业、生态康养业、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推动转化机制完善,加快绿色生态向绿色经济转变。
第二章 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城口县全面落实中央和市委市政府部署,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统揽经济社会发展,牢牢守住保障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以提升粮食产能为首要目标,以宜机化、水利化、生态化、园田化、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等“七化”为主线,聚焦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粮食生产功能区(城口县无重要农产品保护区)等重点区域,科学布局和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着力提升耕地质量和数量,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切实增强农田防灾抗灾减灾能力,对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实行特殊保护,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良田粮用,保障全县粮食安全。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依法依规,科学有序。以《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为依据,落实和细化《重庆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对高标准农田的部署安排,在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建设目标,明确规模和范围、重点项目和相关政策措施,确保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科学可行。
(二)坚持统筹兼顾、确保产能。着眼于提高粮食综合产能,以粮食生产功能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为重点,实施整村整镇建设,科学确定高标准农田建设布局、标准和内容,推进田水林路电综合配套,着力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提升耕地质量,持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稳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守住保障粮食安全底线。
(三)坚持绿色发展、生态优先。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保护田园风貌,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全过程,科学设计工程措施,创新施工工艺,强化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加强农田生态景观化建设和农田生态系统保育,建成绿色生态高标准农田。
(四)坚持依法严管、良田粮用。全面上图入库,强化用途管控,实行严格保护措施,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完善耕地质量监测网络,强化长期跟踪监测,确保长期发挥效益。建立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支持高标准农田主要用于粮食生产。
(五)坚持服务“三农”,民众参与。始终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主体地位放在首位,以人为本,依法推进,切实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收益权,做到建设前农民愿意,建设中农民参与,建设后农民满意。
三、目标任务
(一)上级规划下达的任务。对标《重庆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对城口县下达的任务为:到2025年累计建成14.50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2.00万亩高标准农田,到2030年累计建成14.50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6.00万亩高标准农田。
(二)总体目标。立足于高标准农田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根据《重庆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城口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确定规划期城口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目标为:建设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提高耕地生产能力,保证粮食安全,规范有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有效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村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村民增收,助推乡村振兴。规划2021~2030年期间新增建设高标准农田1.60万亩,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6.00万亩。通过新增建设和改造提升,确保全县到2025年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4.50万亩,累计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2.00万亩。到2030年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4.50万亩,累计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6.00万亩。
全县高标准农田建设主要指标 | |||
序号 |
指标 |
目标值 |
属性 |
1 |
高标准农田建设 |
到2025年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4.50万亩。 |
约束性 |
到2025年累计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2.00万亩。 | |||
到2030年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4.50万亩。 | |||
到2030年累计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6.00万亩。 | |||
2 |
新增粮食综合 生产能力 |
新增高标准农田亩均产能提高60公斤左右 |
预期性 |
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产能不低于 当地高标准农田产能的平均水平 | |||
3 |
新增高标准农田 亩均节水率 |
10%以上 |
预期性 |
4 |
建成高标准农田 上图入库覆盖率 |
100% |
预期性 |
注:截止2020年,城口县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12.99万亩。 |
四、建设布局
按照重庆市高标准农田“一带三区五流域”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实施差别化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部署,城口县属于山地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综合考虑地理气候、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等因素,巩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创建成果,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强镇建设,按照城口县“三县一城一枢纽”城镇规划分区总体战略,将城口县细化为三个区域,因地制宜确定建设重点和建设内容,构建全县高标准农田“三区”建设总体布局,精品农业高标准农田建设区、高标准农田乡村产业融合区、自然生态高标准农田建设区。
第三章 建设标准和建设内容
一、建设标准
高标准农田是指田块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节水高效、农电配套、宜机作业、土壤肥沃、生态友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的耕地。落实上级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部署,综合考虑全县农田建设的农业、水利、土地、林业、电力、气象等因素,紧扣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田、土、水、路、林、电、技、管八个方面,围绕提升农田生产能力、灌溉能力、通行运输能力、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能力、宜机化水平、科技引用水平、建后管护能力、耕地质量提升能力等建设内容,确保高产田持续稳产高产、中低产田生产能力大幅提高。
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以《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GB/T30600)、《重庆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规范》(DB50/T761)和重庆市《丘陵山区宜机化地块整理整治技术规范》(DB50/T795)为标准开展建设。
综合考虑建设成本、物价波动、政府投入能力和多元筹资渠道等因素,因地制宜合理确定城口县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资标准,全县高标准农田建设亩均投资逐步达到3000元左右。2021年和2022年依据财政下达的建设资金,每亩投资1500元,经典型项目测算分析,2023~2025年一般项目亩均投资2500元,2026~2030年一般项目亩均投资3000元,重点项目亩均投资5000元。利用高标准农田新增耕地指标收益,拓宽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渠道。鼓励创新投资模式,合理提高社会投资占比。
二、建设内容
(一)田块整治。两山夹一沟是城口县典型的地貌特征,针对地形相对平坦,地势高差不大且对外交通条件较好的河谷地区,合理划分和适度归并田块,平整土地,减小农田地表坡降;山地区因地制宜缓坡化改造或修筑梯田,梯田田面长边宜平行等高线布置,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修筑石坎并配套坡面防护设施,增强农田保土、保水、保肥能力。通过客土填充、剥离回填表土层、重构犁底层等措施平整土地,合理调整农田地表坡降,改善农田耕作层,提高灌溉排水适宜性。主要工程内容包括耕作田块修筑工程、耕作层地力保持工程。建成后,耕地土体厚度宜达到50cm以上,耕作层厚度宜在20cm以上,中低山区梯田化率宜达到70%,田间基础设施占地率一般不超过8%。
(二)土壤改良。因城口县整体土壤贫瘠,土壤的储水以及保肥能力不足,土壤酸化现象时有发生,需通过工程、生物、化学等方法对耕地进行土壤改良、地力培肥。采取深耕深松、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料、种植绿肥等方式,增加土壤有机质,治理退化耕地,改良土壤结构,提升土壤肥力。根据不同区域生产条件,推广合理轮作模式,减轻连作障碍,改善土壤生态环境。实施测土配方施肥,促进土壤养分平衡。过沙或过黏土壤应通过掺黏或者掺沙等措施,改良土壤质地;酸化土壤应通过施用生石灰或者土壤调理剂等措施进行改良;有机质含量过低的低产土壤,应通过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秸秆还田等措施进行培肥。主要工程内容包括退化土壤治理、障碍土层改良、土壤培肥等。建成后,土壤pH值宜保持在5.5~7.5,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容重、阳离子交换量、有效磷、速效钾、微生物碳量等其他物理、化学、生物指标达到当地自然条件和种植水平下的中上等水平。
(三)灌溉和排水。按照以排水为主,灌溉为辅的要求,完善农田灌溉和排水设施。改造和修复排水沟、输配水渠(管道)、泵站及渠系建筑物,开展灌溉排水设施建设。因地制宜配套小型水源工程,加强雨水和地表水收集利用,推广渠道防渗、管道输水等节水灌溉技术。主要工程内容包括小型水源工程、输配水工程、渠系建筑物工程、田间灌溉工程、排水工程。建成后,田间灌排系统完善、工程配套、利用充分、排水有通道,灌溉有水源,旱作区农田排水设计暴雨重现期达到5~10年一遇,1~3d暴雨从作物受淹起1~3d排至田面无积水;水稻区农田排水设计暴雨重现期达到10年一遇,1~3d暴雨3~5d排至作物耐淹水深,农田灌溉保证率不低于70%。
(四)田间道路。按照生产作业的要求,优化机耕道、生产路布局,充分利用现有农村公路,合理确定路网密度、宽度等,整修和新修机耕道、生产路,配套建设农机下田(地)坡道、桥涵、错车道和末端掉头点等等附属设施,提高农机作业便捷度。机耕路宽度宜3~4m,生产路宽度一般不超过3m,路面材质宜采用泥结碎石、素土、混凝土等材质。建成后,田间道路直接通达度的田块数占田块总数的比例达到90%以上,满足农机作业、农资运输等农业生产活动的要求。
(五)农田防护和生态环境保护。根据因害设防、因地制宜的原则,对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工程进行合理布局,与田块、沟渠、道路等工程相结合,与村庄环境相协调,完善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体系。针对城口地少坡陡土薄的特征,加强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建设,能有效保护耕地。在水土流失易发区,合理修筑岸坡防护、沟道治理、坡面防护等设施,提高水土保持和防洪能力。主要工程内容包括岸坡防护工程、坡面防护工程、沟道治理工程、农田林网工程。建成后,区域内受防护的农田面积比例一般不低于90%,防洪标准达到10~20年一遇。
(六)农田输配电。对适宜电力灌排和信息化的农田,铺设高压和低压输电线路,配套建设变配电设施,为泵站、机井以及信息化工程等提供电力保障。根据农田现代化建设和管理要求,合理布设弱电设施。输配电设施布设应与田间道路、灌溉与排水等工程相结合。主要工程内容包括输电线路、变配电装置和弱电工程建成后,实现农田机井、泵站等供电设施完善,电力系统安装与运行符合相关标准,用电质量和安全水平得到提高。
(七)科技服务。建立高标准农田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跟踪监测耕地质量变化情况,推广免耕少耕、酸化土壤改良等技术措施,保护和持续提升耕地质量。推进数字农业、良种良法、科学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农业科技应用,科学合理利用高标准农田。建成后,田间定位监测点布设密度符合要求,农田监测网络基本完善,科学施肥施药技术基本全覆盖,良种覆盖率、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明显提高。
耕地质量建设 高标准农田耕地质量监测:与全县高标准农田同步建设,建设资金来源于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资金,根据县级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高标准农田按照每3.5万亩左右建设1个耕地质量监测点,到2030年累计建成监测点5个,在高燕镇、修齐镇、高楠镇、明通镇和坪坝镇各分布一个耕地质量监测点。 |
(八)管护利用。全面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信息统一上图入库,实现有据可查、全程监控、精准管理、资源共享。依据《耕地质量等级》(GB/T33469)国家标准,在项目实施前后及时开展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深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落实高标准农田管护主体和责任,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参与高标准农田设施运行管护,健全管护制度,落实管护资金,及时修复损毁工程,确保建成的高标准农田持续发挥效益。对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实行特殊保护,确保高标准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
第四章 建设分区和建设任务
建设分区和建设任务特性表 | |||
建设分区 |
精品农业高标准农田建设区 |
高标准农田乡村产业融合区 |
自然生态高标准农田建设区 |
范围 |
修齐镇、周溪乡、明通镇、鸡鸣乡、咸宜镇、明中乡、厚坪乡、蓼子乡、治平乡、高观镇和东安镇等11个乡镇 |
葛城街道、复兴街道、高燕镇、坪坝镇、庙坝镇、双河乡、沿河乡等7个乡镇 |
北屏乡、岚天乡、河鱼乡、巴山镇、左岚乡、高楠镇、龙田乡等7个乡镇 |
制约因素 |
田块破碎坡度大,伏旱和洪涝灾害,道路路网密度低。 |
耕地坡度大、石漠化问题突显,道路设施不完善,耕地质量不高。 |
田间道路连通性差,水土流失,自然灾害频发、灾毁水毁严重。 |
主攻方向 |
细碎化农田整理,进行田块整治,土壤培肥,修复灌排设施,配套农田防护设施,完善田间道路。 |
耕地进行降坡处理、石漠化治理,兼以疏通坡面排水沟渠,开展机耕道路维修,提高耕地质量。 |
提升道路通行标准,加强土壤改良,增强农田排洪抗旱能力,修复灾毁水毁设施。 |
产业发展方向 |
粮油、蔬菜 |
玉米、马铃薯、豆类 |
玉米、薯类、高山蔬菜 |
任务安排 |
新增建设0.82万亩,改造提升2.94万亩 |
新增建设0.19万亩,改造提升2.40万亩 |
新增建设0.59万亩,改造提升0.66万亩 |
重点项目 |
|
高标准农田“七化”示范项目(县级) |
|
一、建设分区与分区建设指引
城口县在巩固脱贫攻坚的基础上实现新的发展,贯彻“巴山原乡,生态城口”的规划宗旨,科学确定高标准农田建设布局,并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全过程,实现农业生产与生态保护相协调,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将城口县建设成为“渝川陕三地的后花园”。
城口县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建设为建设目标,通过全面建设绿色生态高标准农田项目,争取在生态保护、山地特色城镇化发展、生态产业体系建设、渝川陕毗邻地区融合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基地为抓手,以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为引领,坚持农田水利化、宜机化、生态化、园田化、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的理念,主要利用中央和市级财政资金,集中打捆投入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以山、水、城的空间格局为基础,衔接全县重要相关规划,统筹考虑“三县一城一枢纽”区域发展定位、地形地貌分区,结合自然资源本底条件,科学划分各个板块高标准农田建设功能定位,因地制宜确定发展重点,将城口细化为三个区,即精品农业发展示范区,自然生态高标准农田建设区,高标准农田乡村产业融合区。
——精品农业高标准农田建设区
包括修齐镇、周溪乡、明通镇、鸡鸣乡、咸宜镇、明中乡、厚坪乡、蓼子乡、治平乡、高观镇和东安镇11个乡镇。该区地处城口县东南部,属四川盆地边缘山地区,地貌类型以中山为主,夹杂着部分山间盆地,蓼子乡、咸宜镇、明通镇喀斯特地貌中山特征明显。坪坝河、前河贯穿本区域,水系较发达。耕地海拔多在600~1300米,以坡耕地为主,地块小而散,平地较少。土壤以黄壤土、黄棕壤为主,土壤养分含量低。土壤立地条件一般,耕地质量等级以中等居多。土壤酸化趋势较重,有益微生物减少,山地区土层浅薄贫瘠、水土流失严重。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年降水量1120~1500mm,水资源丰富,但不同季节、年际之间差异大。粮食作物以粮油、蔬菜为主,农作物以一年一熟或两熟为主。
该区域主要存在以下三点制约因素:一是耕地田块破碎死角多、坡度大导致水土及养分流失,土壤酸化严重。二是春夏季节易发生伏旱和洪涝,产业园区内蓄水设施缺乏,现有排水沟常年经水流冲刷导致沟体毁坏冲毁农田,水土流失严重。三是道路路网密度较低,达不到粮食生产便利的需求。总体来说已建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不高,排水抗旱能力不足,加之工程设施不配套、老化或损毁问题,长期带病运行,改造提升需求迫切。
针对农田基础设施配套不足,田间道路、灌排、输配电和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等工程设施参差不齐,且现有工程设施建设标准不高,农田防护能力差,水土流失严重,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足等问题。规划期内应加强细碎化农田整理,进行田块整治,土壤培肥,修复灌排设施,配套农田防护设施,完善田间道路,大力加强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重点建设粮油、蔬菜等保障基地,巩固提升特色精品农业基础,培育“育、繁、推”一体化龙头企业。
精品农业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工程建设指引 1.田块整治以陡改缓、坡改梯为主,适当归并,田面长度应沿等高线布设,大弯随小弯取直,田面宽度主要根据地形、土层厚度及种植作物类型、机械化作业等确定。田块整治区域应进行土壤培肥,加速土壤熟化,逐步恢复和提高原耕地的地力水平。地处土石山区易造成冲刷,结合石块、砾石清理,修筑石坎,减少水土流失。耕作区集中连片,整治后有效土层厚度不低于50cm,耕作层厚度不低于20cm,梯田化率达到70%以上。 2.培肥耕地地力,主要在修齐镇、周溪乡、明通镇、咸宜镇、蓼子乡、治平乡等乡镇采取粮(绿)肥轮作、秸秆还田、生物肥料、增施有机肥等综合措施,重点提升土壤中速效钾含量,提升耕地质量。实施测土配方施肥,促进土壤养分相对均衡。结合耕地质量监测点现状分布情况,建设耕地质量监测点在修齐镇、明通镇,开展长期定位监测。土壤有机质含量宜达到20g/kg以上,速效钾达到100mg/kg以上,土壤pH值一般保持在5.5~7.5,耕地质量等级宜达到5级以上。 3.山地区以排水畅通为整治重点,修复排灌设施,配套农涵,修建蓄水工程设施,加强雨水集蓄利用,增强田间排洪排涝和补灌能力能力。配套输配电设施,满足生产和管理需要。旱作区农田排水设计暴雨重现期达到5~10年一遇,水稻区农田排水设计暴雨重现期达到10年一遇,旱地灌溉设计保证率达到70%以上,水田灌溉设计保证率达到75%以上。 4.合理规划建设田间路网,优先改造利用原有道路。道路布置应充分利用地形展线,力求短而直,符合规模机械化生产要求,田间干道与项目区内、外等级公路相连接,减少工程量、降低工程造价。田间道路工程按照“土是路、路是土”的思路,通过下田坡道、预留进出通道等方式,实现田块与田块。田块与道路之间互联互通,保证农机进出自如。机耕路路面宽度宜为3~4m,宜采用碎石等材质,生产路路面宽度不超过3m,宜采用碎石、素土等材质,耕作区田间道路网密度达到16m/hm2,田间道路通达度不低于90%。 5.加强农田防护和生态环境保持,合理规划农田防护措施。在暴雨集中、流水易冲刷区、水土流失易发区、易沉降塌落区可适当布置排洪沟和护路挡土墙,防止耕地被冲刷和田坎垮塌。在岩溶石漠化地区,综合采用沉沙池等措施,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提高水土保持能力,农田防护面积比例应不低于90%。 |
——高标准农田乡村产业融合区
包括葛城街道、复兴街道、高燕镇、坪坝镇、庙坝镇、双河乡、沿河乡等7个乡镇。该区地处城口县西北部,属四川盆地边缘山地区,地貌类型以褶皱抬升中山为主,耕地海拔多在500~1300米,任河贯穿本区域,水系较发达。耕地以坡地居多。坡耕地水土和养分流失较严重,耕地退化和肥力下降风险较大。该区气候类型基本相似,年降水量1245.5~1600mm,水资源总量相对丰富,但存在水资源时空分配不均的问题。农作物以一年一熟为主,粮食作物以玉米、马铃薯、红薯和豆类为主,并存在多个农副产品工业加工厂。
土壤以黄棕壤为主,土壤立地条件一般,耕地质量等级以中等为主,坪坝镇、高燕镇、庙坝镇优质耕地较多;春旱、低温冷害较严重,土壤墒情不足;该区土壤有机质、土壤碱解氮、土壤有效磷均刚刚达到标准,养分不平衡,难以提供该区农作物生长所需的营养。
该区域主要存在以下两点制约因素:一是耕地地貌复杂,耕地坡度较大、土壤养分不平衡、土壤石漠化问题突显,二是道路设施不完善,道路路面损坏严重,道路宽度及配套设施达不到宜机化生产需求。已建高标准农田投资标准偏低,配套农田基础设施不完善,部分项目工程设施维修保养不足、老化损毁严重,无法正常运行,改造提升需求迫切。
针对农田基础设施水平不高,耕地坡度大且石漠化问题严重,田间道路建设标准低等问题。以将该区耕地进行降坡处理、石漠化治理,兼以疏通坡面排水沟渠,开展机耕道路维修,提高耕地质量为主攻方向,规划期内应围绕创新打造城口“县域乡村产业融合发展中心”的主题,围绕稳固提升玉米、马铃薯、豆类等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产能,方便农作物种养及运输,推进高标准农田“七化”示范项目建设,聚集现代生产要素,服务引领乡村产业发展,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实现从“生产发展”到“产业兴旺”的转变。
高标准农田乡村产业融合区工程建设指引 1.通过进行坡式梯田和坡改梯工程,合理合理划分田块,降低田面高差,田面长应沿等高线布设,田面宽度主要根据地形、土层厚度及种植作物类型、机械化作业等确定。在地块高差大地区,利用地形条件,结合石块、砾石清理,修筑石坎,方便耕作。 2.以排水为主,开展沟渠配套建设和疏浚整治,布设必要的排水设施和沉沙凼,增强农田排涝能力,防治土壤潜育化。配套输配电设施,满足生产和管理需要。水田灌溉设计保证率达到75%以上,旱地灌溉设计保证率达到70%以上,水稻区农田排水设计暴雨重现期达到10年一遇,旱作区农田排水设计暴雨重现期达到5~10年一遇。 3.维修老化道路,对已有道路进行升级改造;优化田间路网系统,合理确定路网密度,耕作区田间道路网密度达到19m/hm2,田间道路通达度不低于90%;路面宽度机耕路3~4m,生产路路面宽度宜为1~3m;路面材质宜采用碎石、素土等材质。并配套必要的排水设施、下田坡道、错车点、倒车位和安全设施等。 4.培肥耕地地力,采取粮(绿)肥轮作、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等综合措施,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实施测土配方施肥,促进土壤养分相对均衡。结合耕地质量监测点现状分布情况,建设耕地质量监测点在高燕镇、坪坝镇,开展长期定位监测。土壤有机质含量宜达到20g/kg以上,土壤有效磷达到20mg/kg以上,土壤pH值保持在5.5~7.5,耕地质量等级宜达到5级以上。 5.合理规划农田防护措施。在水土流失易发区和道路陡峭地段可适当布置护路护沟挡土墙。 |
——自然生态高标准农田建设区
包括北屏乡、岚天乡、河鱼乡、巴山镇、左岚乡、高楠镇、龙田乡等7个乡镇。属四川盆地边缘山地区,地貌类型以侵蚀剥蚀中山、褶皱抬升中山为主,立体地貌明显。耕地海拔多在600~1300米,任河贯穿本区域,水系较发达。土壤以黄棕壤为主,土壤立地条件一般,土壤养分贫瘠,坡耕地占比较高,土层浅薄,石漠化问题凸显,耕地质量等级一般。气候类型基本相似,年降水量1280~1560mm,水资源较丰沛,但不同季节和年际之间差异较大。高寒气候,可耕地少,农业发展受到限制,农作物主要以一年一熟为主,包括玉米、薯类和蔬菜。
该区部分原有道路路况差、道路存在断头路未形成环线,天然冲沟两侧耕地经常被水冲刷、水土流失严重,干旱、旱涝、低温、连阴雨、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频发,其中巴山镇、高楠镇受洪涝灾害影响较重。已建高标准农田维修保养难度较大,灾毁损毁问题严重不能正常发挥作用。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了粮食(蔬菜)生产。
针对农田建设基础条件薄弱,田间道路连通性差、通行标准低,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发等问题。规划期内应提升道路通行标准,加强土壤改良,增强农田排洪抗旱能力,修复灾毁水毁设施,以建设玉米、薯类、高山蔬菜等保障基地为重点,沿S301~城万快速通道,辐射沿线休闲高标准农田建设与乡村旅游资源,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东西向休闲农业发展,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发展环境。以沿河乡、庙坝镇、高燕镇、葛城街道、修齐镇、东安镇为重点,充分发挥乡村食品供给、生态涵养、休闲体验、文化传承等功能,在打造美丽宜人、业兴人和的社会主义新乡村的基础上,建设一个资源独特、设施完备、业态丰富、创新活跃、联农紧密的休闲农业重点县,为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支撑。
自然生态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工程建设指引 1.开展机耕路、生产路建设和改造,科学配套建设田间道路附属设施,加强耕作区外联通道建设,满足农产品运输及中小型农机作业需要。机耕路路面宽度宜为3—4m,宜采用碎石等材质,生产路路面宽度不超过3m,宜采用碎石、素土等材质,暴雨冲刷区应采用硬化措施。耕作区田间道路网密度达到16m/hm2,田间道路通达度不低于90%。 2.以农田排水为主,兼顾蓄水灌溉。针对因暴雨洪涝自然灾害而损毁的水利设施,修复取水口,对沟渠进行整修连通建设和淤堵疏通,可根据实地需要利用渡槽、倒虹吸、管道、涵管等对沟渠进行连通,保障农田灌溉有水源,修建排洪沟保证排水有通道。同时需对冲毁的农田进行修复,清理石块深耕深翻,对发生垮塌的田坎进行修补,根据高度及稳定性要求可采用土坎、浆砌块石石坎或其他生态型材料。 3.培肥耕地地力,采取粮(绿)肥轮作、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等综合措施,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倡草木灰还田提升土壤钾含量。注意平衡施肥、分次施用。在高楠镇建设1个耕地质量监测点,开展长期定位监测。土壤有机质含量宜达到20g/kg以上,土壤pH值一般保持在5.5~7.5,耕地质量等级宜达到5级以上。 |
二、任务安排
(一)乡镇(街道)计划任务。根据全县高标准农田“三区”的建设布局,衔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市级下达任务,结合全县耕地现状、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面积、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水土资源条件、高标准农田建设潜力,统筹考虑全县主要农产品供需形势、发展定位、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要求等因素,按照突出重点、发挥优势、兼顾均衡,分配高标准农田新增建设和改造提升任务,将2021~2030年期间高标准农田建设目标新增建设1.60万亩,改造提升6.00万亩,落实到各个乡镇(街道)。
规划实施过程中,根据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变化情况,可按照程序对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实行动态调整。
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分解表
乡镇(街道) |
2021~2030年 |
2021~2025年 |
2026~2030年 | ||||||
小计 |
新建(亩) |
改造提升(亩) |
小计 |
新建(亩) |
改造提升(亩) |
小计 |
新建(亩) |
改造提升(亩) | |
坪坝镇 |
4227 |
|
4227 |
4227 |
|
4227 |
|
|
|
庙坝镇 |
4945 |
|
4945 |
4945 |
|
4945 |
|
|
|
咸宜镇 |
2344 |
|
2344 |
2344 |
|
2344 |
|
|
|
周溪乡 |
6708 |
|
6708 |
6708 |
|
6708 |
|
|
|
明通镇 |
4453 |
2126 |
2327 |
4453 |
2126 |
2327 |
|
|
|
蓼子乡 |
6130 |
|
6130 |
6130 |
|
6130 |
|
|
|
鸡鸣乡 |
1327 |
|
1327 |
1327 |
|
1327 |
|
|
|
明中乡 |
528 |
|
528 |
|
|
|
528 |
|
528 |
厚坪乡 |
2456 |
|
2456 |
|
|
|
2456 |
|
2456 |
治平乡 |
1539 |
|
1539 |
|
|
|
1539 |
|
1539 |
修齐镇 |
9348 |
6135 |
3213 |
6135 |
6135 |
|
3213 |
|
3213 |
高观镇 |
1600 |
|
1600 |
|
|
|
1600 |
|
1600 |
东安镇 |
1246 |
|
1246 |
|
|
|
1246 |
|
1246 |
河鱼乡 |
535 |
|
535 |
|
|
|
535 |
|
535 |
岚天乡 |
439 |
|
439 |
|
|
|
439 |
|
439 |
葛城街道 |
913 |
|
913 |
|
|
|
913 |
|
913 |
复兴街道 |
575 |
|
575 |
|
|
|
575 |
|
575 |
北屏乡 |
1992 |
|
1992 |
|
|
|
1992 |
|
1992 |
高燕镇 |
6983 |
1866 |
5117 |
1866 |
1866 |
|
5117 |
|
5117 |
高楠镇 |
2508 |
1248 |
1260 |
1248 |
1248 |
|
1260 |
|
1260 |
巴山镇 |
1857 |
|
1857 |
|
|
|
1857 |
|
1857 |
左岚乡 |
4859 |
4666 |
193 |
4666 |
4666 |
|
193 |
|
193 |
龙田乡 |
362 |
|
362 |
|
|
|
362 |
|
362 |
双河乡 |
5241 |
|
5241 |
|
|
|
5241 |
|
5241 |
沿河乡 |
2936 |
|
2936 |
|
|
|
2936 |
|
2936 |
合计 |
76072 |
16041 |
60011 |
44068 |
16041 |
28008 |
32003 |
|
32003 |
(二)年度任务计划。统筹安排,突出重点。主要利用中央财政和市级财政资金,集中打捆投入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整村整镇连片开发、集约高效开发、综合立体开发,大力建设形成体系完善、绿色优质的精品项目区,确保建设一片、成效一片、推动一片,夯实乡村产业振兴基础,逐步实现农业强、农村美、村民富。大力加强高标准农田新增建设和改造提升,2021和2022年依据市级下达的年度任务,按质按量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目标,以新增建设为主,2023年及以后年度为改造提升,重点项目优先安排,年度任务相对平均,具体见下表所示。
高标准农田建设年度任务安排情况表
年度 |
新建(亩) |
改造提升(亩) |
小计(亩) |
2021 |
8001 |
|
8001 |
2022 |
8040 |
1084 |
9124 |
2023 |
|
11517 |
11517 |
2024 |
|
7951 |
7951 |
2025 |
|
7456 |
7456 |
2026 |
|
4523 |
4523 |
2027 |
|
7034 |
7034 |
2028 |
|
8597 |
8597 |
2029 |
|
3672 |
3672 |
2030 |
|
8177 |
8177 |
总计 |
16041 |
60011 |
76072 |
(三)建立项目库。将规划期建设目标落实到项目、到地块,明确工程措施、投资估算及实施年度,形成可持续推进的农田建设项目库(详见附表1)。
三、重点项目
城口县根据《重庆市高标准农田规划(2021~2030年)》的部署,集中力量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重点项目确定为县级高标准农田“七化”示范项目,为服务地区粮食安全大局、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示范县发挥重要作用。
坪坝镇“二山夹一水”,庙坝镇“山上一庙山下一坝”,两镇毗邻,河道与省道万源公路穿境而过,河谷坝田较多,另外坪坝镇境内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红三十三军旧址和风景名胜坪坝寺,两个镇的基础条件较好。着眼农业高质量发展要求,按照集中连片、集约高效、种养循环、综合立体、农旅融合、共建共管的开发模式,粮食以玉米、薯类为主,经济作物以油菜为主,以“七化”即宜机化、水利化、生态化、园田化、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为目标,在庙坝镇和坪坝镇规划建设“基础强、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高标准农田与现代化农业示范区,大力提高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为全县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探索路径,发挥基础示范引领作用。
县级高标准农田“七化”示范项目 按照“粮油为基、特色鲜明、融合发展、结构优化”要求,以村、镇为单位,突出示范区特色优势产业定位,着眼种养循环生态发展要求,积极发展“粮油+”立体农业、循环农业、强化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以坝区农田改造提升为重点,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实施梯田化改造工程、灌溉排水工程和耕地质量提升工程、农田路网建设提升工程、田埂生态防护工程等,积极推广应用土壤改良、地力培肥、治理修复等技术模式,采取退化耕地治理、秸秆还田、种植绿肥、有机肥施用、深耕深松等综合措施,着力改善耕地内在质量。牢固树立绿色生态理念,学习设计工程措施,创新设计施工工艺,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设计、建设、使用全过程,注重保护田园风貌,确保建设内容科学、实用、合理。确保建成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交通便利,排灌自如,肥力较高,可抗周期性洪涝、干旱灾害,适宜中小型农业机械生产作业的高标准农田。整村整镇推进,推动形成农业产业集群,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助推一二三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规划在庙坝镇和坪坝镇实施2个县级高标准农田“七化”示范项目(详见附表2)。 |
第五章 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根据典型项目建设投资匡算,为实现规划目标,采用单位面积标准投资估算方法进行测算,估算得出城口县规划期内高标准农田规划总投资为21166万元,其中中央投资14816万元,市级投资4233万元,区县投资2117万元。
规划实施完成后,预期能新建1.60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6.00万亩。通过田块整治、土壤改良、灌溉排水、田间道路、农田生态防护等工程建设,提高灌溉排水效率和道路通达度、增强土体厚度,从而稳固提升水稻、玉米、油菜等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产能,相比建设前新增亩均提高粮食综合产能60公斤、改造提升亩均提高粮食综合产能40公斤。规划区粮食产量将增加330.6万公斤,按现行价格每公斤1.9元计算,预计新增高标准农田平均每年可增收172万元,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平均每年可增收456万元。高标准农田建成后,耕地质量等级及地力等级明显提高,加上基础设施完善、优质、节水、节能、节肥、节药等其他效益,每亩耕地平均每年增收150元,促进农民增收效果明显。
新增耕地效益:依据规划期内实施的田块整治工程,衔接扣除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实施项目区域,根据新增耕地测算方法,估算得出规划期内共计新增耕地面积85亩。按照指标收益分析,规划期内新增耕地收益340万元。
二、社会效益
(一)增强全县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农田作为粮食生产的基础,是粮食安全的根基。高标准农田建成后,能够加快补齐农田基础设施短板,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增强粮食生产能力和防灾抗灾能力,成为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的粮田。到2030年累计新建高标准农田建成14.59万亩,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6.00万亩,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二)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高标准农田建成后,有效促进农业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经营,加快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的推广应用,推动农业经营方式、生产方式、资源利用方式的转型升级,加快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三)保护种粮农民积极性。高标准农田建设后,能够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提升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竞争力,调动种粮村民的积极性。
三、生态效益
(一)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规划期内能实现新增高标准农田面积1.60万亩,改造提升6.00万亩,通过对全县集中连片的中低产田进行田块整治、归并,新整修蓄水池、山坪塘、排水沟、田间道、生产路、护坡等工程,形成较完善的田间道路系统和农田灌排系统。有效增加耕地宜机化率、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促进耕地利用集约化、水资源有效利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业发展中耕地、水资源紧张的矛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高标准农田建成后,通过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新增有机肥积造设施、设计合适的耕种方式、实行有效的田间管理措施,增加有机肥施用量、有效降低种植密度,促进农作物秸秆还田、轻畜禽类粪便有效处理、近地层空气流通,有效减少焚烧秸秆、轻畜禽类粪便对田间环境的污染、减少致病微生物病菌繁殖生长,增强土壤保水、保肥、通气能力,改善项目区土壤理化性状、田间空气湿度,增强农作物抗病虫害能力。亩均节药、节肥率均在10%以上。有效提高农药化肥利用效率、减轻农业面源污染,防止土壤酸化、潜育化、水土流失等问题,保持耕地土壤健康,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三)提升农田生态功能。高标准农田建成后,通过完善农田防护林体系,可增强农田水土保持能力、改善小气候、防风固沙、增加林木蓄积量,优化农村田园景观,为乡村生态宜居提供绿色屏障。
第六章 建设管理和后续管护
一、强化质量管理
(一)严控建设质量。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合理规划建设布局,科学设计建设内容,统一组织项目实施。全面推行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和公示制,规范项目变更管理,建立健全定期调度机制、过程巡查检查制度,实现项目精细化管理。严格执行项目规划设计评审和工程建设标准,落实工程质量管理责任,确保建设质量,从源头上夯实管护基础,减轻后期管护投入。加强组织开展质量管理工作,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和标准,规范从业单位质量管理行为,强化质量管理业务培训,及时开展质量监督核查。
(二)开展质量评价。利用高标准农田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跟踪监测田间基础设施运行情况、高标准农田基础地力变化情况、高标准农田土壤理化性状变化情况。按照《耕地质量等级》(GB/T 33469)国家标准,在建设前后分别开展耕地质量等级变更调查,评价高标准农田粮食产能水平,逐步实现“建设一片、调查一片、评价一片”。
(三)加强社会监督。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权益,保障农民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在项目区设立统一规范的公示标牌和标志,及时将项目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立项年度、建设区域、投资规模等信息进行公开,进一步加大项目实施信息的公开公示力度。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强化社会监督,切实加强项目实施中各环节的风险防控。除项目监管人员要常驻现场外,当地村民有权参与项目质量管理,并监督项目监理单位履职情况,防止工程偷工减料现象,确保工程施工质量。
二、统一上图入库
(一)利用信息平台。以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底图,利用好“天上看的清”“地上查的实”“网上管的住”三位一体的全国农田建设项目监测监管平台,把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立项、实施、验收、使用等各个阶段信息及时上图入库,形成全县农田高标准农田建设“一张图”。
(二)落实信息报备。农田建设项目严格执行信息报备制度,及时、全面、准确将各环节信息填报至全国农田建设监测监管平台,纳入国家统一监管。项目实施进度过程中,实行按月填报项目进展情况。高标准农田建设信息完成情况报备均以每年12月31日前报备完成量为统计口径,信息报备完成情况需通过相关目标考核。
(三)加强动态监管。综合运用航天遥感、卫星导航定位、地理信息系统、移动通信、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构建天空地一体的立体监测监管体系,实现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有据可查、全程监管、精准管理。建立健全高标准农田管理台账,全面掌握高标准农田建设基本情况和产出能力变化。
(四)强化信息共享。落实国务院关于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要求,完善与规划资源、环保、林业等部门间数据信息共享机制,实现农田建设、保护、利用信息的互联共享。按照“谁主管,谁提供,谁负责”的原则,及时维护和更新信息,保障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时效性和可用性,确保所提供的共享信息与本部门所掌握信息的一致性。建立疑义、错误信息快速校核机制,使用部门对获取的共享信息有疑义或发现有明显错误的,应及时反馈提供部门予以校核。加强数据挖掘分析,为农田建设管理和保护利用提供决策支撑。
三、规范竣工验收
(一)明确验收程序。按照“谁审批、谁验收”的原则,根据现行农田建设项目管理规定,县农业农村委组织开展项目竣工验收,并接受市农业农村委监督抽查,验收结果逐级上报。采用第三方复核验收的方式,核实项目建设内容的数量、质量,编制验收报告,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分类总结,并附竣工结算审计报告等。对竣工验收发现的问题,要督促有关责任方及时整改到位。对竣工验收合格的项目,核发农业农村部统一格式的竣工验收合格证书。强化明确项目竣工验收工作纪律和有关要求。验收组成员要严格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对项目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验收组成员与被验收单位或验收事项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主动申请回避。
(二)规范项目归档。县农业农村委作为项目档案管理的责任主体,负责项目全过程档案的收集、保管和利用。项目竣工验收通过后,按照高标准农田档案管理有关规定,做好项目档案的收集、整理、组卷、存档工作,数字化后及时移交当地档案馆。
(三)做好工程移交。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应及时按有关规定对工程设施登记并办理资产交付手续,做好登记造册,明确工程设施的所有权和使用权。需要变更权属的,及时办理变更登记发证,确保建成后的高标准农田权属清晰。组织建立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后管护长效运行机制,监督落实管护责任。
四、加强后续管护
(一)明确管护责任。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各主体责任意识,将建后管护工作作为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内容统筹落实。完善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制度,明确乡镇政府相关责任,落实管护主体,压实管护责任。乡镇人民政府为管护主体,可委托项目所在村委会实施具体管护。鼓励探索以协议的方式,将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项目工程设施使用权移交到村或实际经营主体,按照“谁使用、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约定村民委员会的协助管理义务,确保建成的工程设施正常运行。同时,结合实际探索委托代管、第三方购买服务等管护新模式。相关基层服务组织加强对管护主体和管护人员的定期技术指导、服务和监管。
(二)健全管护机制。按照权责明晰、运行有效的原则,建立健全日常管护和专项维护相结合的工程管护机制。做好田间道路、灌溉与排水、农田林网、输配电等工程管护的衔接,确保管护机制落实到位,保证各类农田基础设施完好并能正常发挥作用。调动村级组织、受益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专业管护机构、社会化服务组织等落实高标准农田管护责任的积极性,探索实行“田长制”“田保姆”、项目建管护一体化等方式,形成多元化管护格局。
(三)严格管护标准。机耕路管护要维持路面平整,路沿石、砖完好平直,无杂物、保持畅通,路碑、标志保持完好无损,清洁卫生。水利设施要定期检查,确保井、泵、井房、管道、桥、涵、闸、渠道、出水口、配电等设施完好,保证正常运行,渠道要及时除草,疏浚。因施工质量不达标导致的毁损,在质量保证期内由施工单位负责整改和维修;因机械作业或人为故意损坏的按照“谁破坏、谁维修”的原则,由管护主体责成损坏人予以修复或缴纳维修费。
(四)落实管护资金。对灌溉渠、机耕路、生产桥(涵)、农田林网等公益性强的农田基础设施管护,完善创新资金筹措方式,确保管护源头活水,多渠道筹集管护经费,保障管护主体合理收益。鼓励开展高标准农田工程设施灾毁保险,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原则,确保农业保险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而确保高标准农田持久发挥效益,为城口粮食安全再添上“保险锁”。
(五)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在有条件的地区统筹推进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护机制、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终端用水管理机制建立,促进农业节水和农田水利工程的良性运行。
五、严格保护利用
(一)强化用途管控。对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实行特殊保护,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损毁、擅自占用或改变用途,确保长期发挥效益。严禁新畜禽养殖设施、水产养殖设施和破坏耕作层的种植业设施增占用永久基本农田,严格控制新增农村道路、畜禽养殖设施、水产养殖设施和破坏耕作层的种植业设施等农业设施建设用地使用一般耕地,严格控制耕地转为林地、园地等其他类型农用地。严格耕地占用审批,经依法批准占用高标准农田的,要及时补充,确保高标准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针对耕地现存的“非粮化、非农化”问题,从实际出发摸清情况分类稳妥处置,不搞“一刀切”。
(二)加强农田保护。推行合理耕作制度,通过直播复种、套作复种、移栽复种、再生复种等方式,提高复种指数,集约利用光资源、热量资源、水资源、地力,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实行用地养地相结合,确保可持续利用。对水毁等自然损毁的高标准农田,要纳入年度建设任务,及时进行修复或补充。抓好土壤培肥改良,开展耕地质量监测,防止地力下降,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和保障粮食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制定区域合理平衡施肥方案,通过最大限度地提高肥料利用率并减轻对环境的压力,定期对粮食生产功能区内目标作物种植情况进行监测评价,实行信息化、精细化管理,及时更新电子地图和数据库。严禁将不达标污水排入农田,严禁将生活垃圾、工业废弃物等倾倒、排放、存放到农田。对造成基本农田环境污染违法行为,要及时调查处理,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扩大和蔓延,减少污染造成损失。
(三)保障粮油生产。坚持将耕地优先用于粮食生产,高标准农田原则上全部用于粮食生产,切实承担起保障城口县粮食安全的主体责任。坚持与产业深度融合,引导农户土地入股到村集体或合作社,或引进规模经营主体流转农户土地等方式,集中土地经营权发展稻菜连作、立体农业、循环农业,调动种粮积极性,端牢城口人的饭碗。探索建立县级粮食生产利益补偿机制,及时兑现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各项补贴政策,引导种粮积极性。
第七章 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一)强化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导机制,建立高标准农田建设行政首长目标责任制,逐级签订责任书,实行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直接负责,建立部门责任明确、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做到责任、措施和投入“三到位”,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抓好规划实施、任务落实、资金保障、监督评价和运营管护等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基础保障。
(二)压实部门责任。在市农业农村委的指导下,落实好工作责任和市级下达的建设任务,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主动协作配合,根据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规划布局、统一建设标准、统一组织实施、统一验收考核、统一上图入库要求,做好规划指导、资金投入、新增耕地核定、水资源利用和管理、金融支持等工作,协同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建设资金全过程绩效管理,科学设定绩效目标,做好绩效运行监控和评价,强化结果应用,提高在资金使用效益。
(三)强化队伍建设。健全城口县农田建设管理和技术服务机构管理职能,充分发挥农田整治机构的研究咨询、政策建议、技术服务和实施监管作用。强化人员配备,组织参加农田整治专业教育和技术培训,加强业务交流,遵循从业人员上岗认证和机构资质认证制度,提升农田建设管理和技术人员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形成层次清晰、上下衔接的专业化人才队伍。
(四)加强行业管理。建立项目建设资质准入制度,严格从业机构资质审查,提高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等相关单位技术力量门槛。设立从业机构诚信档案,推行从业机构信用管理制度,建立中介服务机构准入与退出机制,对严重不诚信单位永久禁止参与高标准农田项目。加强对中介服务机构从业人员的技术培训,促进各类中介机构提高技术服务质量。
二、强化规划引领
(一)对接相关规划。加强高标准农田规划与全国、市级高标准农田规划、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从全县耕地利用特点及上轮高标准农田实施情况入手,提出确实可行的建设任务和目标,有效落实上级规划下达的任务;充分结合区域发展规划、农业产业规划、生态建设规划等编制高标准农田规划,体现多种规划聚合的综合效应。制定高标准农田年度计划,根据市级规划划定的建设空间和下达的建设任务,将各项建设任务分解落实到地块、明确实施时序安排。
(二)强化规划管控。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在建设目标、任务、布局以及重大项目安排上,加强各类规划的统筹管理和系统衔接。综合考虑资源环境承载力、粮食保障要求等因素,发挥规划对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制定好高标准农田建设滚动实施和年度投资计划,建立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库,为进一步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提供依据和支撑,确保规划发展目标和各项重点任务顺利完成。强化高标准农田规划的目标责任制,加强规划监督检查,杜绝随意修改、变更规划,切实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三)抓好评估督导。完善规划实施督促机制和监测评估体系,加强日常监督指导,规划实施中期采用自评与第三方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评估,对规划目标、建设任务、重点工程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分析,客观评价规划实施进展,总结提炼经验做法、剖析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一步发挥好规划的引领作用。实行规划实施的民主监督机制,及时公开规划实施相关信息,接受全社会监督。
三、强化资金保障
(一)争取中央市级财政加大投入。城口地处山区,地少坡陡,建设难度大,资金投入大筹资难。依据实施差别化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向上争取中央市级财政加大对山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投入。县级按规定及时配套资金并落实高标准农田支出责任,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将农田建设作为重点事项,根据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标准和成本变化,将财政资金的使用落地实处。根据自身财政承受能力和政府投资能力,进一步加大地方财政投入,提高项目投资标准。
(二)创新投融资模式。发挥政府投入引导和撬动作用,采取投资补助、以奖代补、财政贴息等多种方式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县政府需有序引导金融、社会资本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在严格规范政府债务管理的同时,鼓励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结合职能定位和业务范围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引导商业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完善政银担保合作机制,加强与信贷担保等政策衔接。地方政府可在债务限额内发行债券支持符合条件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探索利用国外贷款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在不加重农民负担的前提下,积极鼓励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自主筹资投劳,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和运营管理。
(三)用好新增耕地指标收益。按规范开展高标准农田新增耕地指标交易并做好收益管理,形成高标准农田新增耕地、新增耕地指标交易、所得收益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良性互动。高标准农田新增耕地指标计提10%(按耕地开垦费收取标准)保障市级重点项目,预留10%作为监督检查调剂使用指标后,由县农业农村委按市农业农村委制定的新增耕地指标交易计划,及时将对应项目的合格证、《重庆市耕地占补平衡指标证书》或记载耕地占补平衡指标的其他载体原件提交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申请交易。指标交易获得的收益在扣除中央、市级补助资金之外的建设投入和市、县两级技术指标工作经费后,市、县按3:7的比例分配,县收益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工程管护等。
(四)合理使用资金。按照市级下达的任务和资金安排,制定整合资金使用方案,利用好整合后的农田建设资金、农田水利资金,将任务和资金落实到地块,引导各类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统筹使用和有序投入,确保完成建设任务。
四、严格监督考核
(一)强化激励考核。依据“定期调度、分析研判、通报约谈、奖优罚劣”的任务落实机制,加强项目日常监管和跟踪指导,强化质量管理,提升建设成效。按照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考核要求,进一步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制度,强化评价结果运用,争取完成好任务得到奖励,避免未完成任务被约谈处罚。
(二)动员群众参与。构建群众监督参与机制,积极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社会组织等各方面广泛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形成共同监督、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注重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激发农民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生产经营者参与高标准农田项目规划、建设和管护等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做好风险防控。树立良好作风,强化廉政建设,严肃工作纪律,推进项目建设公开透明、廉洁高效,切实防范农田建设项目管理风险。加强对建设资金全过程绩效管理,科学设定绩效目标,做好绩效运行监控和评价,强化结果应用。在上级的指导开展工作,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严格跟踪问责,对履职不力、监管不严、失职渎职的,依法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附件:1.城口县2021~2030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安排表
2.城口县县级“七化”高标准农田示范项目
附件1
城口县2021~2030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安排表
序号 |
行政区 |
建设年度 |
建设 类型 |
项目类型 |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制约因素 |
主要建设内容 |
建设规模(亩) |
可补充耕地面积(亩) |
投资规模(万元) | |||||
小计 |
新建 |
改造提升 |
总投资 |
中央投资 |
市级投资 |
区县投资 | ||||||||||
1 |
高燕镇、修齐镇 |
2021 |
一般项目 |
新建 |
城口县2021年高燕镇、修齐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
修齐镇白果村、茶丰村、大兴村、淡坪村、东河村、花坪村、家园村、岚山村、仁桥村、香坪村、兴华村、高燕镇国丰村、河岸村、西沟村、星光村 |
耕地坡度大质量不高、洪涝灾害频发 |
田块整治300亩,土壤改良2400亩,新修蓄水池1口,整修排灌沟渠2700m,建设管道1200m,机耕道3500m,生产路2000m,挡土墙1000m。 |
8001 |
8001 |
|
24 |
1200 |
840 |
240 |
120 |
2 |
高楠镇、左岚乡、明通镇 |
2022 |
一般项目 |
新建和改造提升 |
城口县2022年高楠镇、左岚乡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
左岚乡大坝村、东风村、胜利村、幸福村、左岸村和高楠镇方斗村、黄河村、团结村、明通镇龙泉村、白台村、乐山村、平安村 |
土壤肥力不高、水土流失严重、宜机化程度不高 |
田块整治163亩,土壤改良1953亩,新建蓄水池3座,整治排灌沟渠698m,新建灌溉管道2114m,建设耕作道1190m,生产便道761m,新修挡土墙5063m。 |
9124 |
8040 |
1084 |
11 |
1341 |
939 |
268 |
134 |
3 |
坪坝镇 |
2023 |
县级“七化”示范 |
改造提升 |
城口县2023年坪坝镇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
坪坝镇三湾村、光明村、瓦房村、光明村、议学村、新华村 |
耕地坡度大死角多、坡面排水紊乱 |
规划在坪坝镇通过坡改梯工程,降低耕地坡度,兼顾灌排梳理,建设“基础强、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高标准农田与现代化农业示范区。 |
4227 |
|
4227 |
9 |
2114 |
1480 |
423 |
211 |
4 |
庙坝镇 |
2023 |
县级“七化”示范 |
改造提升 |
城口县2023年庙坝镇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
庙坝镇石兴村、关内村、庙坝村、兴旺村、香溪村、罗江村、南坪村、 |
地块零碎、土壤酸化、耕地生态环境脆弱 |
通过对庙坝镇小变大、短并长的田块整治、酸化土壤改良,进行沟道治理保护田园生态风貌,建设“基础强、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高标准农田与现代化农业示范区。 |
4945 |
|
4945 |
11 |
2472 |
1731 |
494 |
247 |
5 |
咸宜镇 |
2023 |
一般项目 |
改造提升 |
城口县2023年咸宜镇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
咸宜镇中六村、青龙村、环流村、李坪村 |
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水土流失严重 |
开展坡改梯改造,增施有机肥料、修筑岸坡防护、沟道治理、坡面防护等措施,提高水土保持和防洪能力。 |
2344 |
|
2344 |
|
586 |
410 |
117 |
59 |
6 |
周溪乡 |
2024 |
一般项目 |
改造提升 |
城口县2024年周溪乡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
周溪乡凉风村、大榜村、青坪村、双龙村、三元村 |
土层浅薄、田间灌排设施和耕作道路不完善 |
通过深耕深松的方式、田块整治、同步推进土壤改良地力培肥,并配套机耕道整修,修筑蓄水池、灌溉渠和排水沟等,完善农田基础设施。 |
6708 |
|
6708 |
|
1677 |
1174 |
335 |
168 |
7 |
明通镇 |
2024 |
一般项目 |
改造提升 |
城口县2024年明通镇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
明通镇金六村、大塘村 |
地块零碎死角多、耕地质量不高、洪涝灾害 |
通过改大、改水、改路、改土,同步推进土壤改良地力培肥,治理退化土壤,完善农田防汛抗旱设施。 |
1243 |
|
1243 |
|
311 |
217 |
62 |
31 |
8 |
蓼子乡 |
2025 |
一般项目 |
改造提升 |
城口县2025年蓼子乡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
蓼子乡长湾村、长园村、天池村、骑龙村、新开村、当阳村、茶林村、金寨村、穴坨村、明安村 |
耕地坡度大、季节性干旱缺水 |
通过坡式梯地改造,田块整治,修建囤水田,修复山坪塘等蓄水设施,降低旱灾等自然灾害的影响,打造“粮食+”产业,提高产能。 |
6130 |
|
6130 |
|
1532 |
1073 |
306 |
153 |
9 |
鸡鸣乡 |
2025 |
一般项目 |
改造提升 |
城口县2025年鸡鸣乡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
鸡鸣乡灯梁村、茶坪村、祝乐村 |
土层浅薄、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已建工程损毁带病运行 |
维修灌溉设施,更换老旧机电设备,保证春耕灌溉用水,实施坡改梯,采取深耕深松、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料、种植绿肥等方式,增加土壤有机质。 |
1327 |
|
1327 |
|
332 |
232 |
66 |
33 |
10 |
明中乡 |
2026 |
一般项目 |
改造提升 |
城口县2026年明中乡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
明中乡木瓜村、双利村 |
农田灌排设施和农田防护设施不完善、耕地质量不高 |
通过土壤改良地力培肥,同步推进坡改梯,修筑囤水田、灌溉管道和沟道治理等,完善农田防汛抗旱设施,推广轮作。 |
528 |
|
528 |
|
158 |
111 |
32 |
16 |
11 |
厚坪乡 |
2026 |
一般项目 |
改造提升 |
城口县2026年厚坪乡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
厚坪乡麻柳村、熊竹村、庙坪村、云峰村 |
耕地坡度大地块零碎、产业道路不完善 |
通过田块整治、深耕深松的方式并配套产业道路提升,修建池塘水渠,结合粮油等主导产业,推广“粮食+”、“蔬菜+”立体套种。 |
2456 |
|
2456 |
|
737 |
516 |
147 |
74 |
12 |
治平乡 |
2026 |
一般项目 |
改造提升 |
城口县2026年治平乡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
治平乡岩湾村、新红村、阳河村 |
耕地撂荒严重、坡面排水系统紊乱 |
主要建设内容为田块整治,种植绿肥,梳理灌溉、排水沟渠,整修田间机耕道和耕作道,农田生态环境保持工程等。 |
1539 |
|
1539 |
|
462 |
323 |
92 |
46 |
13 |
修齐镇 |
2027 |
一般项目 |
改造提升 |
城口县2027年修齐镇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
修齐镇淡坪村、兴华村、东河村、岚山村、枇杷村、香坪村 |
耕地分割不规则、产业道路缺乏、宜机化程度不高 |
开展坡改梯改造,增施有机肥料梳理灌排设施,维修灾毁产业路,积极发展扶贫产业基地,推动农户脱贫攻坚增收,助推乡村振兴。 |
3213 |
|
3213 |
|
964 |
675 |
193 |
96 |
14 |
高观镇 |
2027 |
一般项目 |
改造提升 |
城口县2027年高观镇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
高观镇施礼村、茨竹村、白岩村、复兴村、渭溪村 |
耕地坡度大、土壤退化、道路连通性差 |
配套农田基础设施,通过“改大、改水、改路、改土”,并治理退化土壤,改良土壤结构,提升土壤肥力,提升粮食产能。 |
1600 |
|
1600 |
3 |
480 |
336 |
96 |
48 |
15 |
东安镇 |
2027 |
一般项目 |
改造提升 |
城口县2027年东安镇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
东安镇仁河村、沙湾村、新建村、德安村、新田村 |
水土流失、灌排设施损毁严重、道路路面状况差 |
以提高粮食产能为目标,通过小改大、坡改梯,修建蓄水设施,整理疏通完善田间灌溉工程体系,维修机耕道和生产路。 |
1246 |
|
1246 |
|
374 |
262 |
75 |
37 |
16 |
河鱼乡 |
2027 |
一般项目 |
改造提升 |
城口县2027年河鱼乡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
河鱼乡河鱼村、高洪村、畜牧村 |
道路设施不完善、排水不畅、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 |
加快完善产业路,维修排水沟,改良土壤质地,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提升产能,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 |
535 |
|
535 |
|
161 |
112 |
32 |
16 |
17 |
岚天乡 |
2027 |
一般项目 |
改造提升 |
城口县2027年岚天乡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
岚天乡红岸村、岚溪村 |
季节性缺水、耕地质量不高 |
修建囤水田,修复山坪塘等蓄水设施,降低旱灾等自然灾害的影响。通过田块整治,种植绿肥,改善耕地质量。 |
439 |
|
439 |
|
132 |
92 |
26 |
13 |
18 |
葛城街道 |
2028 |
一般项目 |
改造提升 |
城口县2028年葛城街道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
葛城街道庙垭村 |
宜机化程度不高、土壤质量较低 |
开展治理退化土壤、田块整治、障碍土层改良、土壤培肥、配套完善田间道路等工程,提高粮油生产机械化水平。 |
913 |
|
913 |
|
274 |
192 |
55 |
27 |
19 |
复兴街道 |
2028 |
一般项目 |
改造提升 |
城口县2028年复兴街道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
复兴街道阳坪村 |
水土流失、灌排设施损毁严重、道路标准低 |
通过田块整治梯田改造、灌溉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进行“田水路林”综合治理。 |
575 |
|
575 |
|
172 |
121 |
34 |
17 |
20 |
北屏乡 |
2028 |
一般项目 |
改造提升 |
城口县2028年北屏乡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
北屏乡月峰村、太平村、北屏村 |
土层浅薄、水土流失严重 |
开展坡改梯改造,修筑岸坡防护、沟道治理、坡面防护等措施,提高水土保持和防洪能力。 |
1992 |
|
1992 |
4 |
598 |
418 |
120 |
60 |
21 |
高燕镇 |
2028 |
一般项目 |
改造提升 |
城口县2028年高燕镇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
高燕镇新军村、西沟村、凉桥村、红军村、青山村、长田村、泰山村、大元村、五峰村 |
石漠化问题突显、耕地有机质含量下降、排水不畅 |
通过增施有机肥料、田块整治工程、修筑梯田配套机耕道,修复灾毁水毁设施,进行岸坡防护、沟道治理,建设生态农田。 |
5117 |
|
5117 |
11 |
1535 |
1075 |
307 |
154 |
22 |
高楠镇 |
2029 |
一般项目 |
改造提升 |
城口县2029年高楠镇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
高楠镇丁安村、团结村、黄河村、岭楠村、方斗村 |
排水不畅、田间道路缺乏、耕地坡度大 |
实施土壤改良和道路连通工程,田块整治,配套修复灌排设施,以提高粮食产能为首要目标,增强抵抗洪涝灾害的能力。 |
1260 |
|
1260 |
|
378 |
265 |
76 |
38 |
23 |
巴山镇 |
2029 |
一般项目 |
改造提升 |
城口县2029年巴山镇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
巴山镇龙王村、元坝村、新岭村、农民村 |
耕地坡度大地块小、机耕道路缺乏、耕地生态环境脆弱 |
通过坡改梯,完善机耕道和生产路以及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等工程,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 |
1857 |
|
1857 |
|
557 |
390 |
111 |
56 |
24 |
左岚乡 |
2029 |
一般项目 |
改造提升 |
城口县2029年左岚乡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
左岚乡幸福村 |
地块零块、排水不畅、路面质量差 |
围绕特色农产品和产业优势,以“粮食+”为建设重点,进行田块整治,修建囤水田、修复灌排设施和田间道路改造升级。 |
193 |
|
193 |
|
58 |
41 |
12 |
6 |
25 |
龙田乡 |
2029 |
一般项目 |
改造提升 |
城口县2029年龙田乡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
龙田乡四湾村、联丰村 |
土壤肥力不高、水利设施短缺 |
通过田块整治工程、种植绿肥、改建灌排设施、耕地地力提升,因地制宜配套小型水源工程,加强雨水和地表水收集作用。 |
362 |
|
362 |
|
109 |
76 |
22 |
11 |
26 |
双河乡 |
2030 |
一般项目 |
改造提升 |
城口县2030年双河乡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
双河乡竹园村、天星村、双流村、永红村、厚朴园村 |
灌排不畅、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田间道路通行标准低 |
通过维修灌排沟渠(管道)、田块整治、及田间道路提档升级,采取深耕深松、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料、种植绿肥等方式,增加土壤有机质,实现粮菜轮作。 |
5241 |
|
5241 |
11 |
1572 |
1101 |
314 |
157 |
27 |
沿河乡 |
2030 |
一般项目 |
改造提升 |
城口县2030年沿河乡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
沿河乡柏树村、红岩村、联坪村、北坡村、迎红村 |
地块零碎化、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水土流失严重 |
配套农田基础设施,进行田块整治,增施有机肥料,梳理完善灌排设施,进行沟道治理。 |
2936 |
|
2936 |
|
881 |
617 |
176 |
88 |
合计 |
|
|
|
|
|
|
|
|
76072 |
16041 |
60011 |
85 |
21166 |
14816 |
4233 |
2117 |
附件2
城口县县级“七化”高标准农田示范项目
序号 |
行政区 |
建设年度 |
项目 类型 |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制约因素 |
主要建设内容 |
建设 规模(亩) |
可补充耕地面积(亩) |
总投资(万元) |
中央投资(万元) |
市级投资(万元) |
区县投资(万元) |
1 |
坪坝镇 |
2023 |
改造提升 |
城口县2023年坪坝镇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
坪坝镇三湾村、光明村、瓦房村、光明村、议学村、新华村 |
耕地坡度大死角多、坡面排水紊乱 |
规划在坪坝镇通过坡改梯工程,降低耕地坡度,兼顾灌排梳理,建设“基础强、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高标准农田与现代化农业示范区。 |
4227 |
9 |
2114 |
1480 |
423 |
211 |
2 |
庙坝镇 |
2023 |
改造提升 |
城口县2023年庙坝镇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
庙坝镇石兴村、关内村、庙坝村、兴旺村、香溪村、罗江村、南坪村、 |
地块零碎、土壤酸化、耕地生态环境脆弱 |
通过对庙坝镇小变大、短并长的田块整治、酸化土壤改良,进行沟道治理保护田园生态风貌,建设“基础强、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高标准农田与现代化农业示范区。 |
4945 |
11 |
2472 |
1731 |
494 |
247 |
合计 |
|
|
|
|
|
|
|
9172 |
20 |
4586 |
3210 |
917 |
459 |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城口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主办:城口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通讯地址: 重庆市城口县葛城街道土城路北门口1号
联系电话:12345(便民服务热线一号通) 023-59212345(网站技术维护)
网站标识码 5002290001 ICP备案号:渝ICP备05001204号 渝公网安备 500229025002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