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口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城口县“十四五”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
城府办发〔2021〕196号
城口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城口县“十四五”乡村产业发展
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城口县“十四五”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已经城口县第十七届人民政府第131次常务会议和中共第十三届城口县委常委会第184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城口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12月2日
城口县“十四五”乡村产业发展规划
(2021-2025年)
城口县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1年12月
目录
前 言 1
第一章 规划背景 3
一、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3
(一)区位条件持续优化 3
(二)经济总量不断壮大 3
(三)城乡区域融合发展 3
二、乡村产业初具规模 4
(一)农业经济不断增长 4
(二)特色产业加快发展 4
(四)产业融合持续深化 5
三、产业发展机遇难得 5
(一)“双循环”发展新格局提供战略契机 5
(二)“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新机遇 6
(三)重庆“一区两群”指明协同发展新方向 6
(四)城口全面深化农旅融合发展的新要求 6
第二章 发展思路 8
一、指导思想 8
二、发展原则 8
(一)坚持生态友好,推动绿色发展 8
(二)坚持要素聚集,打造产业集群 8
(三)坚持三产融合,发展高值农业 9
(四)坚持以农为本,推动富农强县 9
三、发展定位 9
(一)总体定位 9
(二)功能定位 9
四、发展目标 10
第三章 规划布局与产业体系 13
一、打造“一心两带四区”产业发展格局 13
(一)一心引领聚要素 13
(二)两带延伸促融合 13
二、完善山地特色乡村产业体系 16
(一)基础性产业 16
(二)融合性产业 19
第四章 主要任务 21
一、做大做强乡村特色产业 21
(一)着力打造山地特色产业链 21
(二)建设县域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21
(三)推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 21
(四)培育提升农业品牌影响力 21
二、高效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业 22
(一)增强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能力 22
(二)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 22
(三)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加工 22
(四)大力发展农产品流通 22
三、优化提升乡村休闲旅游业 23
(一)深化农文旅产业融合 23
(二)创建旅游精品工程 23
(三)提升服务水平 23
四、发展壮大乡村新型服务业 24
(一)培育提升生产服务业 24
(二)融合拓展生活性服务业 24
(三)创新发展战略服务业 24
(四)发展乡村信息服务业 24
五、持续打造融合发展平台 24
(一)建设产业化联合体 25
(二)打造融合示范平台 25
六、加快推进农村创新创业 25
(一)完善乡村创业支持政策 25
(二)优化乡村营商环境 25
(三)加强双创服务平台建设 26
(四)支持发展农村“小微经济” 26
第五章 重点工程与进度安排 27
一、重点建设工程 27
(一)推动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27
(二)推进农产品加工产业转型升级 30
(三)推进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 34
(四)提升乡村新型服务业发展水平 36
(五)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 38
(六)激发创新创业内生动力 39
二、项目实施计划 41
(一)重点项目启动期(2021年) 41
(二)规划全面建设期(2022-2024年) 41
(三)产业持续发展期(2025年-2035年) 42
第六章 保障措施 43
一、加强组织领导 43
二、完善扶持政策 43
三、强化人才支撑 44
四、提升乡村文明 44
城口县乡村产业发展投资项目库 46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大跨越发展阶段。农业农村部印发《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明确提出,要发掘乡村功能价值,强化创新引领,突出集群成链,培育发展新动能,聚集资源要素,加快发展乡村产业,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近年来,城口县围绕脱贫攻坚的总目标,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选准发展路径,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生态农业,努力将当地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全面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2020年,城口县退出国家级贫困县序列,经济社会化发展面貌焕然一新。
“十四五”时期,城口县以乡村振兴为总抓手,深入落实市委、市政府推进乡村振兴有关要求,大力推动城口县产业扶贫向产业振兴转变,念好“山字诀”,打好“特色牌”,不断壮大产业规模、优化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激发乡村内在发展活力,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续写城口县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为进一步推动城口县乡村产业发展,在科学研判县域乡村产业发展的时代要求和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按照《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重庆市乡村振兴规划》等上位规划要求,依据《城口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要求,特制定《城口县“十四五”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重点推进山地特色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深化农文旅深度融合,加快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以产业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将城口农业农村打造成为宜居宜业的家园、生态高效的田园、休闲康养的逸园、人地和谐的乐园、回味乡愁的憩园、治理有序的谐园,为全县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规划期限为2021年——2025年。
城口县有“西三角”经济区战略节点和渝川陕结合部“桥头堡”之称,借助60公里的快速通道运输,可融入渝新欧国际贸易大通道和全国铁路交通网络,是西北地区通江达海的重要通道。城口县已实现公路村村通,公路通车里程达4400公里。城口县正在实施以“构建东西南北四面畅通、铁公空立体交通体系,形成循环渝东北、快捷大巴山、畅通渝川陕、连接大网络的秦巴山区交通枢纽”为总体目标的交通体系建设,加快构建“五高四铁一空”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区域交通条件持续跃升。
2020年,城口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20亿元,同比增长1.8%,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2.2:17.9:59.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27亿元,同比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9.90 亿元,同比增长5.7%;第三产业增加值33.04亿元,同比增长0.3%。脱贫攻坚过程中,城口走实走宽生态经济之路,补齐交通基础设施短板,拓展城乡居民致富途径。全县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534元,同比增长7.9%。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541元,同比增长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257元,同比增长8.2%。
(三)城乡区域融合发展。城口县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和城市提升,不断提高城市品质,推动有机更新,完善城市功能配套,加强城市各类产业、业态培育,打造宜居宜业的特色山地城市。2020年,全县城镇化率达到45%以上。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完善全域全要素村庄规划编制,建好农村基础设施网络,完善乡村公共服务体系,注重传统村落和风貌保护利用,打造旅游休闲、健康疗养、文化民俗特色小镇,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让乡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一)农业经济不断增长。城口县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多品种、小规模、高品质、好价钱的现代山地特色生态农业,着力构建以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为基础、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发展为引擎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2020年,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98亿元,全年粮食产量8.74万吨,蔬菜产量6.39万吨,生猪出栏10.77万头,家禽出栏272.35万只。
(二)特色产业加快发展。城口县坚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探索发展现代山地特色生态农业,整合自然生态和民俗旅游资源,着力推进生态资源价值化,大力培育特色农产品,按照“多品种、小规模、高品质、好价钱”的标准,实施“七大农业产业扶贫行动计划”,构建起“山上中药材、林下山地鸡,坡上核桃树、百花中蜂蜜,香菌巴掌田、杂粮鸡窝地,火炕老腊肉、冷水生态鱼”生态立体农业产业格局,为进一步推动集群发展创造了条件。
(三)品牌建设成效显著。城口县拥有地理标志农产品5个、富硒产品2个、重庆名牌农产品6个,先后获得“中国天然富硒农产品之乡”“中国绿色生态中药材示范县”“中国绿色生态板栗之乡”“中华蜜蜂之乡”等荣誉称号。“城口山地鸡”、“城口老腊肉”先后获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和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城口山地鸡进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和重庆市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品牌价值达4.17亿元;城口老腊肉品牌价值3.86亿元。
(四)产业融合持续深化。城口县围绕乡村特色产业,不断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先后引进和培育20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建成休闲食品生产线10条,县内农产品加工品种达40余个。启动九重山国家5A级旅游景区开发,序时推进亢家寨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亢谷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建设,基本建成乡村旅游集群片区6个,规划建设厚坪龙盘、岚天岚溪、巴山坪上、河鱼两扇门等10余个“大巴山森林人家”集群片区,大巴山森林人家达2000余家。成功举办首届全国门球邀请赛,5项文旅融合技艺纳入市级非遗,培育城口提绳礼包等特色旅游商品,2020年接待游客38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15亿元。
(一)“双循环”发展新格局提供战略契机。党中央做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大决策。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战略深入实施,为城口县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指明了发展方向。城口县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以产业发展为支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促进县域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二)“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新机遇。城口县是川渝交界桥头堡,将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城宣万”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区,是城口县必须承担的历史重任。“万达开川渝统筹示范区”是成渝双城经济圈的重要战略支点,“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是双城联动发展的重要抓手,城口将凭借川渝桥头堡的地缘优势,发挥区位和产业优势,推动渝东北和川东北一体化发展。
(三)重庆“一区两群”指明协同发展新方向。重庆市着力构建“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格局。城口县隶属于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突出“库区”“山区”特点,认真践行生态优先当示范、绿色发展当标杆的重要使命。城口县要扎实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坚持共抓大保护、共享好生态、共建新产业,变“生态颜值”为“经济价值”,用“资源禀赋”为“发展赋能”,推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建设,奋力谱写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美丽篇章。
(四)城口全面深化农旅融合发展的新要求。陈敏尔书记在城口调研时明确指出:农文旅融合是城口发展的最大潜力。唐良智市长在城口县调研时指出:要按照“+生态”、“生态+”谋划发展的思路,发挥生态优势,着力推进特色产业、绿色制造业发展,加快壮大生态旅游和大健康产业。城口县要盘活各类生态资源,加大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构建以“农文旅融合”为核心的生态产业体系,因地制宜发展山地生态农业、生态康养业、文化旅游业,完善转化机制,搭建发展平台,培育发展动能,促进绿色生态向绿色经济转变。
“十四五”时期是城口县按照乡村振兴要求,谱写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关键时期。城口县正处在宏观利好政策持续释放的机遇期。城口县乡村产业发展还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一是国内外宏观环境深刻变化,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冲击,结构性、体制性、加上新冠肺炎影响,给县域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二是县域经济总量相对较小,经济结构不合理、市场发育不充分,产业链条有待延伸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破解。三是现代要素活力还需提升,尤其是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农业科技应用水平不高,高端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迫切需要进一步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加快推进乡村产业发展,建立健全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体制机制,促进乡村全面振兴,人民持续增收。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对重庆的系列重要指示要求,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立足县域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按照“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发展思路,积极打造乡村产业全链条,不断拓展农业功能,着力加快农文旅融合发展,念好“山字诀”,打好“特色牌”,保障城乡居民高品质生活需求,带动农民持续增收,不断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推动城口乡村全面振兴,助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走在渝东北三峡库区前列。
(一)坚持生态友好,推动绿色发展。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实施“一控二减三基本”,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推进低碳农业、循环农业发展,建立健全绿色、循环发展长效机制,夯实生态本底,提升乡村产业发展品质,实现绿色发展、持续发展。
(二)坚持要素聚集,打造产业集群。立足城口特色,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先进科技、高端人才等要素,推动乡村产业标准化、集约化、品牌化发展,促进乡村产业由粗放型、数量型向集约化、质量效益型转变,加快形成竞争优势突出的乡村产业集群。
(三)坚持三产融合,发展高值农业。持续拓展农业农村功能,破解制约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瓶颈,着力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引领发展高值高质的现代农业,着力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打造协调发展的全产业链,形成共建共享的全价值链。
(四)坚持以农为本,推动富农强县。秉持“姓农、务农、为农、兴农”宗旨,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不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持续优化乡村创业服务,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最大限度分享现代农业发展成果,推动县域经济持续增长。
(一)总体定位。根据城口县乡村产业基础和优势,结合城口县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打造川渝协同发展的桥头堡的发展目标,立足城口县山地特色,深化高质量发展,构建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格局,将城口县打造成为重庆市山地特色生态农业示范区,渝川陕山地休闲旅游重要目的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示范区,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1.渝东北山地特色生态农业示范区。以山地特色农业为核心,优化乡村产业布局,重点打造绿色、有机、富硒生态农业。发挥城口山地鸡、城口老腊肉、食用菌、中药材、干果等资源优势,以科技为动力,以品牌为抓手,推动绿色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增强发展动力,提升质量效益,把城口县打造成为渝东北山地特色生态农业发展示范区。
2.秦巴地区农业加工物流中心。发挥渝川陕门户的区位优势,加快肉类制品、干果、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业发展,培育引进龙头企业,推动加工业集聚发展,积极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集群。以农产品物流为重点,加强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健全服务网络,打造秦巴地区农业加工物流中心。
3.重庆“两山”“两化”先行示范区。巩固提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成果,走深走实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两化路”,夯实绿色发展本底,积极探索生态资源价值实现新途径新机制,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将城口打造为重庆“两山”、“两化”先行示范区。
4.川渝协同发展后花园。充分挖掘城口大巴山生态文化优势,推进“文旅+农业”融合发展,加强差异化、品牌化发展,培育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特色线路和节点,提升旅游产品品质和休闲服务水平,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建设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重要目的地,打造川渝协同发展后花园。
到2025年,农业稳产保供功能进一步增强,充分实现“三农”压舱石作用。乡村产业内生动力持续增强,“两种两养一融合”乡村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初步建成高端、高效、高辐射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产业发展对乡村全面振兴的支撑作用持续强化。
——乡村产业做大做强。到2025年,城口山地鸡年出栏500万只,年产值超6亿元。常年存栏能繁母猪1.6万头,年出栏商品猪28万头,培育城口老腊肉产业化联合体3个,年外销城口老腊肉1万吨以上,实现产值11亿元。全县香菇规模稳定在5000万袋,其他菌类发展到700亩,食用菌总产量(鲜品)达到4万吨,产业综合收入8亿元以上,建成“重庆市最大香菇产业基地”、“成渝地区最大香菇交易市场”。中药材面积稳定在40万亩,年产值15亿元以上。
——产业融合不断深化。农业产业链不断完善,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发展,到2025年实现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2:1。乡村休闲旅游业优化升级。文旅精品业态大幅呈现,休闲农业总收入达到11.5亿元,年接待游客700万人次,争创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
——品牌价值高位实现。建好追溯体系,讲好品牌故事。以九重山、亢谷-亢家寨、老腊肉、大巴山森林人家等为代表的“巴山原乡”品牌做大做强。培育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农业产业强镇(乡),做大做强“大巴山硒谷”、“大巴山药谷”区域大品牌。到2025年力争打造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申报认证6个,农产品品牌4个,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30个以上。
——新型服务业快速发展。推广农产品网络销售,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不断增加。到2025年,农产品网络销售额达到4亿元。农村创新创业更加活跃。返乡入乡创新创业人员不断增加。到2025年返乡创业人数达到3000人。
展望2035年,城口县乡村产业结构将更加优化,产业体系更加完备,内生动力更加强劲,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农民增收渠道持续拓宽。城口县乡村产业发展走在渝川陕交界地区前列,农民增收速度走在渝东北前列,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市前列。
表2-1 城口乡村产业发展指标
指标 | 2020年现状值 | 2025年目标值 |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亿元) | 19.98 | 30 |
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 | —— | 2:1 |
农产品加工转化率(%) | 30% | 40% |
特色乡村旅游产业集群(个) | 3 | 6 |
“二品一标一名牌”认证数量 | 125 | 135 |
市县级农业龙头企业(家) | 30 | 40 |
休闲农业年接待旅游人数(万人次) | 387 | 700 |
休闲农业年营业收入(亿元) | 8 | 11.5 |
农产品网络销售额(亿元) | 3.5 | 4 |
返乡创业人数(人) | 2000 | 3000 |
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11257 | 17320 |
按照多规合一的原则,结合城口县乡村产业基础和优势,按照“强特色、促集聚、拓融合”思路,确定“一心两带四区”乡村产业发展格局。
城口乡村产业融合发展中心:主要包括葛城街道和复兴街道。依托县城人才、资金和技术优势,结合多元化旅游要素,完善乡村产业发展综合配套服务设施,开发科技示范功能、市场交易功能、现代物流功能、农商培训功能、会展服务功能和旅游集散功能,打造县域乡村产业融合发展中心,聚集现代生产要素,服务引领乡村产业发展。
1.山地高效农业示范带。以G69高速走廊为主轴,整合北屏乡、高燕镇、明通镇、鸡鸣乡等地农业资源。北部强化生态林果和田园农业,南部提升绿色种植和科技示范农业。以园区化为目标,优化种植品种,加强科技示范,丰富园区功能,加强绿化美化,打造标识系统,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提高综合效益,打造特色农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带动能力,引领全县现代农业提档升级。
图
3-1 规划布局图
2.休闲农业旅游发展带。以S301-城万快速通道为主轴,辐射沿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资源,打造东西向休闲农业旅游发展。重点突出红色旅游、生态旅游、农业旅游、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坚持点线面联动发展,打造一批休闲农业旅游精品线路,培育一批知名休闲农业旅游景区景点和村庄,开发一品休闲农业旅游特色伴手礼,培育一批休闲农业旅游特色品牌。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发展环境,融入渝川陕、渝东北、巴中南等跨区域休闲农业旅游发展格局,推动新型农业旅游跨越发展。
(三)四区联动促集聚
1.精品农业示范区。以蓼子乡、治平乡、高观镇、厚坪乡、明中乡等乡镇为重点,巩固提升特色精品农业基础,培育“育、繁、推”一体化龙头企业,建设规模化、标准化和集约化的新品种选育和生产基地。做大和做强特色优势品牌,集中力量推动老腊肉、山地鸡等城口农特产品精品化提升。持续推动资本、科技、人才、土地等要素集聚,打造精品农业示范区,提高城口县乡村特色产业竞争力。
2.农产品加工集聚区。依托城口县工业园区,利用庙坝组团工业发展基础,建设农产品加工示范区。通过招大引强,培育引进龙头企业,加速农产品加工产业向工业园区集聚。以老腊肉、山地鸡食品、中药材精深加工品等为重点,加大精深加工力度,不断丰富加工产品系列。持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不断优化高效物流、规模仓储、现代营销体系,打造秦巴地区重要农业加工集聚区。
3.自然生态休闲观光区。以左岚乡、巴山镇、高楠镇、龙田乡、北屏乡、岚天乡、龙田乡、河鱼乡、东安镇等地为重点,大力发展大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巴山湖国家湿地公园、秦巴界梁生态景观、任河亢谷等自然生态旅游,联动周边发展观光采摘、农耕体验、美食文化等特色休闲农业,打造自然生态休闲观光区。
4.红色记忆文旅融合区。主要包括庙坝镇、双河乡、沿河乡、坪坝镇等。依托城万红军指挥所旧址、苏维埃旧址、红军三十三指挥所旧址、坪坝大梁红军战斗遗址、八台山等红色资源,加强红色遗迹遗存的保护和利用,举办一系列红色文化主题活动,弘扬红色历史文化,提升城口红色文化对外影响力,带动周边地区乡村旅游发展,促进文化旅游融合。
做大做强山地特色,延伸产业链条,加快融合发展,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构建具有城口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1.生猪养殖及城口老腊肉产业。包括明中乡、蓼子乡等南部片区,修齐镇、高观镇等东部片区,北屏乡、高燕镇等城区周边片区和坪坝镇、巴山镇等西部片区。围绕“城口老腊肉”,加快培育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种猪场和繁育基地,全面实行良种化、标准化生产,开展“品种、品质、品牌”提升,建设“城口老腊肉优质原材料示范基地”,培育“放养猪”“无抗猪”鲜肉品牌,开发“城口腊味”系列产品,实现多元化发展。
图3-2 城口老腊肉优质原材料生产基地布局图
2.城口山地鸡特色养殖业。以河鱼乡、岚天乡、修齐镇、治平乡、庙坝镇、双河乡、蓼子乡、北屏乡、葛城街道、咸宜镇、左岚乡、巴山镇等12个乡镇为重点。坚持“生态优先,适度规模”原则,建立健全城口山地鸡“核心育种场—扩繁场—商品场”良繁体系,推进城口山地鸡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加大品牌培育营销力度,树立品牌形象,扩大城口山地鸡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占有率。
图3-3 山地鸡重点养殖区域分布图
3.山区中药材产业。重点布局在厚坪乡、明中乡、岚天乡、北屏乡、治平乡、东安镇、修齐镇、龙田乡、庙坝镇、坪坝镇、咸宜镇、沿河乡、河鱼乡、高楠镇、双河乡、周溪乡、左岚乡等17个乡镇。以企业化、产业化、市场化为方向,深入挖掘天麻、党参、细辛、灵芝等高品质特色食药两用中药材潜力,加强大宗中药材产业化基地建设,开发保健食品、功能食品等中药健康产品,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加强中药材品牌建设,增强城口中药材市场话语权。
图3-4 中药材主要种植区域分布图
4.优质食用菌产业。南部片区以鸡鸣乡为主,东部片区以修齐镇、高观镇为主,西北片区以高楠镇、坪坝镇为主,快速通道沿线片区以北屏乡、高燕镇为主。在稳定全县香菇规模基础上,逐步优化食用菌品种结构,加强新优适种香菇品种筛选及培育,支持食用菌产品粗加工及深加工,不断延伸产业链条。
5.干果产业。大力发展核桃和板栗为主的干果产业。核桃主要布局在高观镇、厚坪乡、治平乡、岚天乡、修齐镇、北屏乡等16个乡镇。板栗主要布局在东安镇、河鱼乡、治平乡、修齐镇等7个乡镇。着力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管理模式,稳步扩大种植面积,不断优化栽培品种、提高产品品质、加强产品加工,培育壮大干果产业,带动农民致富增收。
6.区域性特色产业。按照“多品种、小规模、高品质、好价钱”标准,结合不同地区的特点,探索发展区域性特色产业。①中蜂产业主要包含明中乡、治平乡、高观镇、厚坪乡、东安乡、河鱼乡、岚天乡、北屏乡、龙田乡等乡镇。②茶叶基地重点布局在鸡鸣乡、咸宜镇、明通镇、庙坝镇等乡镇。③高山蔬菜重点布局在治平乡、厚坪乡、明中乡等乡镇。④冷水鱼基地重点布局在庙坝镇、蓼子乡等乡镇。
1.农产品加工产业。加快发展优势农产品加工业,形成功能完备、结构优化、布局合理、高质高效的农产品加工体系,大力发展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加工,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园区集聚,扶持和培育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骨干龙头企业,形成现代农产品加工企业集聚区、特色产业集聚园区。
2.农业现代物流业。以城口为核心,辐射周边地区,构建城口县现代化农业流通体系。完善县域农产品批发市场体系建设,打造一批组织高效、技术先进的现代农产品流通示范点,制定完善和实施农产品物流领域各项标准和规范,配套建设农产品物流园和中药材产业园,推广应用一批高效现代流通技术,推动供应链综合管理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损害。
3.休闲农业。以山地特色生态农业为底色,红色文化、生态文化、巴渝文化、秦巴文化、民俗文化为魂魄,推动农文旅融合新路径在城口的绿水青山间不断延伸。形成观光采摘、民俗文化、田园体验、农耕文化、精品民宿等休闲农业融合业态。
4.康养农业。以农业产业为基础,融合康养养生功能,开发以“巴山原乡、康养城口”为主题的康养休闲农业产品体系,发展中医药康养农业、运动康养农业、园艺康养农业、森林疗愈康养农业等类型,为游客提供多元化的康养体验,不断丰富原乡康养休闲产业内涵。
5.景观农业。按照“效益优先、突出特色、文化创意、城乡互动、生态建设”原则,营造大农业、大休闲、大旅游氛围,在重点道路沿线、重点河流周边、重点地理节点、城郊重点地段,打造具有较大空间体量的农业景观,布局天路、绿廊、花海等色彩夺目、造型新颖的景观农业区,创建城口网红打卡地。
(一)着力打造山地特色产业链。立足山地农业特色,发展高效现代农业,深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延伸产业链条,积极培育特色业态,开发特色化、多元化产品,提升乡村特色产业的附加值,以加工流通延伸产业链,以信息技术打造供应链,以品牌建设提升价值链,促进农业多环节增效、农民多渠道增收。
(二)建设县域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以城口老腊肉、城口山地鸡、食用菌、中药材等为重点,建设一批优势特色产业园,打造县域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带动乡镇围绕中蜂、茶叶、核桃、笋竹、冷水鱼等区域性特色产业,建设特色产业提升示范基地,引导培育“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基地。
(三)推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围绕城口乡村特色主导产业,积极推动规模发展、品牌培育和产业融合,打造一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争创全国农业产业强镇,积极创建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一批优势农产品产区,构建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格局。
(四)培育提升农业品牌影响力。以城口县“大巴山硒谷”区域公用品牌为基础,完善认定标准,加大品牌管理,开展公用品牌符号标识系统推广。做大做强企业品牌,引导城口老腊肉、城口山地鸡、食用菌等经营主体建设自有品牌,形成多元化的品牌体系。积极开展品牌宣传,增强品牌影响力。构建农产品营销体系,大力发展“后备箱”经济。
(一)增强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能力。以蔬菜、林果、食用菌等为重点,鼓励支持各类主体开展农产品初加工。促进产业初加工向产地延伸产业链。改善城口农产品产后净化、分等分级、烘干、预冷、保鲜、包装等设施装备条件,全面提升储藏、保鲜、清选分级、包装和冷链运销等加工技术与条件。
(二)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支持城口农业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加大蔬菜、果品、中药材及食用菌的功能开发,推动农产品加工向功能性食品及保健、医药、生物等领域拓展,做实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链,实现农产品产后优质优价与产业提质增效。
(三)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加工。鼓励城口县农业企业、合作社开展蔬菜尾菜、养殖废弃物、果树枝条等废弃资源的收集、处置和综合加工,开展有机肥加工生产,完善农民利用有机肥补贴机制,促进农业废弃资源循环利用,降低化学肥料和农药使用。
(四)大力发展农产品流通。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特色农产品专业市场和田头示范市场,开展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设施建设试点。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完善农村电商物流配送体系,引导电商、供销、邮政、快递等市场主体发展。建设县公共物流配送中心,推进“快递进村”。
(一)深化农文旅产业融合。结合城口县农业发展基础,融合红色文化、生态文化、巴渝文化,推动城口乡村产业与农趣体验、民俗文化、康养休闲产业融合发展,建设特色乡村休闲旅游功能区,发展耕种采收农趣、托管托种、代耕代收、林下经济等体验农业。积极联动“奉巫巫”发展版块,积极融入长江三峡黄金旅游核心带,共建共享长江绿色经济走廊。融合中药材的大健康、养生文化内涵,探索建设大巴山养生药谷,推进特色康养旅游、休闲农业发展,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
(二)创建旅游精品工程。按照全域旅游发展思路,加快国家5A级旅游景区、大巴山森林人家集群片区建设,丰富完善旅游产业链条,打造“巴山原乡·生态城口”旅游主题,唱响巴山、生态、康养、原乡、人文、红色“六张牌”,做强生态旅游、做优乡村旅游、做特红色旅游。推进城口县“微田园旅游综合体”、河鱼平溪农耕文化度假区、“大巴山湖”康养度假区等一系列重点项目实施,争创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
(三)提升服务水平。健全城口县乡村休闲旅游业标准,修订制定一批乡村休闲旅游技术规程和服务标准,完善公共卫生安全、食品安全、服务规范等标准,加强乡村休闲旅游点水、电、路、讯、网等设施建设,完善餐饮、住宿、休闲、体验、购物、停车、厕所等设施条件。加强人才培训,提升管理服务水平,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促进管理服务水平提升。
(一)培育提升生产服务业。大力培育新型助农服务主体,扩大农业生产性服务领域,以及市场信息、农资供应、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机作业及维修、农产品营销等服务。鼓励大型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开展托管服务、专项服务、连锁服务、个性化服务等综合配套服务。
(二)融合拓展生活性服务业。以城口特色产业优质农产品为基础,以龙头企业、休闲农业园区、产业园为依托,促进经营主体与高端市场对接,积极发展订制服务、体验服务、智慧服务、共享服务、绿色服务等新形态,探索“线上交易+线下服务”的新模式。
(三)创新发展战略服务业。促进产销对接,完善城口县镇村三级物流体系,引导鼓励托管模式、家庭农场,发展订单农业及定制农业,打通流通链。整合提升信用合作、保险信贷、产权交易、土地流转等服务,服务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四)发展乡村信息服务业。围绕城口县各类农业经营主体需求,以信息技术带动业态融合,促进农业与信息产业融合,大力发展数字农业、智慧农业,整合城口县“三农”大数据平台,实现农业产业“一张图”、“一个网”,实现挂图作战,网络管理。积极搭建城口县自有农村电商服务平台,建立并扩大农产品上行销售体系,助推农产品出村进城,服务城口农业发展决策。
(一)建设产业化联合体。着重培育城口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打造一批生产实力强、年产值超过5000万元的老腊肉、山地鸡、食用菌企业,形成城口乡村产业发展“新雁阵”。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新型经营主体,鼓励龙头企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开展横向联合,打造产业化联合体,实现利益共享,协同发展。
(二)打造融合示范平台。围绕城口乡村主导产业,积极推进规模化、产业化、融合化发展,重点加强市级及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积极打造区域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推动农业产业强镇建设,争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不断培育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完善产业融合发展机制,引导城口农村产业现代化进程。
(一)完善乡村创业支持政策。加强“城口县青年创新创业促进计划”的实施力度,优化乡村营商环境,强化政策扶持,完善城口县双创激励系统和优惠政策,激活城口县双创市场,吸引高层次人才和海归人才来城口创新创业,大力支持青年本土创业,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
(二)优化乡村营商环境。强化政策扶持,构建农业全产业链,发挥乡村产业服务指导机构和行业协会商会作用,培育市场化中介服务机构。建立“互联网+”创新创业服务模式,为农村创新创业主体提供灵活便捷在线服务。引入现代管理、经营理念和业态模式,丰富乡村产业发展类型。
(三)加强双创服务平台建设。注入草根创业力量,积极开展创新创业园和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建设,推进创新创业孵化园区(基地)建设,建设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
(四)支持发展农村“小微经济”。支持有能力的农户因地制宜发展小果园、小花卉园、小瓜菜园、小水产园、小养殖园等“五小”庭院经济和小加工、小餐饮、小运输、小制作、小买卖等“五小”非农经济,促进乡村就业创业发展。
1.城口山地鸡产业提质增效工程
(1)核心育繁场建设项目。强化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构建“核心育种场+扩繁场(保种场)+养殖基地”良繁体系,建立核心育种场1个,扩繁场(保种场)15个,开展山地鸡保种、选育、扩繁、新品种(配套系)、种源性疾病净化和疫病防治工作。
(2)山地鸡产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在山地鸡重点养殖乡镇建设产业示范基地10个,着重开展标准化养殖示范,每个基地年出栏商品鸡20万只以上,到2025年,全县年出栏商品鸡500万只,年产值超过6亿元。
(3)山地鸡贴保贴息政策补贴建设项目。对城口山地鸡生产按比例实行财政承担参保,按相关政策予以贴息,降低生产者风险和综合成本,提高质量效益。
(4)山地鸡质量溯源体系建设项目。完善山地鸡养殖加工等环节地方标准,开展城口山地鸡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创建城口山地鸡全程质量控制技术体系。
2.生猪产业提质增效工程
(1)现代化种猪场建设项目。引进优良种猪,建设种猪舍、后备母猪舍、产仔舍等圈舍;配套粪污处理设备、饲喂、消毒、防疫等设施设备。常年存栏能繁母猪100头以上,年提供仔猪60万头。
(2)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依托龙头企业,建设高标准现代化、规模化养殖厂。重点建设各类圈舍,优化种猪品种,配置防疫、消毒、粪污处理利用设施设备,年出栏商品猪500头以上。
(3)良种引进政策补助项目。安排资金进一步推进畜牧品种改良,针对规模养殖场、企业、家庭农场引进优良种猪进行补贴。
(4)生猪养殖生物安全提升项目。建立完善质量溯源体系,加强疫病防控,支持5个种猪场和规模养殖场进行猪伪狂、猪瘟和猪丹毒3种疫病净化。规模养殖场重点加强口蹄疫、猪瘟、蓝耳病免疫。
(5)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新建或改扩建粪污收集池、发酵池、储存池等基础设施,购置干湿分离机、排污泵、翻耙机、提升泵等相关设施设备,增强自动清粪设备、节水设备、防疫消毒等设备处置能力。
(6)城口县生猪运输车辆洗消中心建设项目。在生猪运输关键枢纽,建设标准化洗消中心。中心配备泡沫清洗机、高压冲洗机、喷雾消毒机、真空吹风泵、燃油暖风机(高温风炮)等清洗消毒设备,配备相应规模的污水污物收集或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切实减少疫病传播风险。
3.中药材产业提质增效工程
(1)中药材优良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在厚坪乡、明中乡、岚天乡、北屏乡、治平乡、东安镇、修齐镇、龙田乡、庙坝镇、坪坝镇等乡镇开展优良中药材种质资源调查、保护、利用,对优良品种进行选育繁育研究。
(2)标准化种苗繁育示范基地项目。建设1000亩城口道地优势中药材品种的规范化优良种苗繁育示范基地,保障城口县中药材种子种苗的质和量。
(3)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项目。建设5000亩城口道地优势中药材品种的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对全县中药材形成强大的示范推广效应。促进城口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提档升级,配套建设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
4.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工程
(1)“百万袋”模式推广建设项目。加快“百万袋”模式推广,提高全县食用菌生产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水平。到2025年,全县建立年生产能力200万袋的专业化菌包生产线9条,其中1000万袋生产能力的4条,南部、东部、西北和快速通道沿线片区各1条。
(2)食用菌转型升级示范创建项目。推进食用菌标准化生产示范乡镇建设,依托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基地,聚集生产要素,提高产业集中度。开展食用菌标准化生产示范村认定工作,创建100个食用菌标准化生产示范村。
(3)菌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建立1-2个以香菇为主的菌种生产基地,解决香菇供种问题。由县级政府对食用菌菌种、菌棒进行补贴。形成城口食用菌菌种、标准化生产、市场化经营于一体的现代化产业链发展模式,提升城口食用菌发展水平。
(4)食用菌交易市场平台建设项目。重点建设城口县食用菌综合交易中心,搭建产销对接销售平台,建设县域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在食用菌主产镇村(社区)建设配套产地市场,建立农村电商服务站点,利用电商平台,扩大线上线下销售。
5.精品产业提质增效工程
(1)中蜂种质资源挖掘与技术推广项目。依托城口县中蜂原种保种场,开展中蜂种质资源挖掘与蜂蜜优质高产配套技术集成及应用,完善中蜂产业蜜源体系、良种繁育体系、蜜蜂授粉体系、技术推广服务体系、质量监控体系、风险防范体系建设,扩大“中华蜜蜂之乡”影响力。
(2)珍稀冷水鱼养殖业提升项目。城口县山区气候冷凉,水温适宜养殖冷水鱼,积极引进冷水鱼种苗,以雅鱼、虹鳟、鲟鱼等主要品种,建设冷水鱼养殖基地,开发冷水鱼休闲垂钓和美食体验,开展鱼产品加工和冷链配送,发展壮大特色水产养殖业。
1.农产品初加工拓展工程
(1)城口县鲜肉生产加工能力提升项目。改造厂房、肉品包装间、材料间;新增猪肉分割生产加工线1条;新建冻库和冷藏库,提升猪肉初加工水平。
(2)腊肉产品初加工项目。围绕城口腊肉产品加工,着重建设产品内包装车间、外包装车间和生产线,打造成品腊肉“烧、洗、整形和分包装”自动化生产线。建设“火炕老腊肉”生产加工作坊,打造城口老腊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参观示范基地和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基地。
(3)乡镇活禽集中宰杀点建设项目。加强活禽交易和宰杀以及禽产品经营的监督管理,防止动物疫病传播,建设乡镇活禽集中交易和宰杀区21个,完成禁止区域内的活禽交易和宰杀经营点的取缔工作,降低家禽疫病传播风险,提高生物安全水平。
(4)城口中药材产地初加工能力提升建设项目。在中药材集中区域建设5个产地初加工厂房及仓储车间,每个乡镇产地加工与仓储厂房1200m2,满足加工与储藏能力1000吨以上。
2.精深加工提升工程
(1)城口腊肉生产技术标准建设项目。围绕城口腊肉传统生产工艺流程,推动标准化建设,总结各环节的标准化要素,因地制宜建设城口腊肉加工标准、形态标准、品质标准等,加强传统技艺传承,争创城口腊肉制作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育技艺传承人。
(2)山地鸡精深加工示范基地项目。围绕山地鸡深度开发特色食品,完善山地鸡熟食深加工生产线,购置精深加工等设施设备,建设山地鸡精深加工示范基地3个。
(3)城口县中药材产业园扩能建设。在城口庙坝工业园内新建8000m2满足中药材初加工3000吨,精深加工3000吨加工厂房,建设5000m2满足5000吨仓储物流的厂房车间。初加工能力提升主要针对城口县及周边主产中药材的清洗、晾晒、干燥、分级、打包等场地建设、厂房建设及配套设施。精深加工能力提升主要针对中药饮片、中成药生产线、健康产品生产线的厂房建设、配套设施。仓储物流能力提升主要建设储存、保管的库房,装卸搬运、配送货物的配套设施。
(4)腊味产品与休闲熟食系列加工项目。重点开发城口香肠等腊味系列产品,引进1-2条休闲熟食生产线,扩大精深加工能力,打造休闲熟食品牌,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落实商品猪订单收购补贴政策,收购企业和养殖场交易每头猪分别补助100元。
(5)食用菌精深加工培育项目。加强食用菌企业招大引强,培育1-2个带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年销售收入超1000万元的食用菌加工企业。支持各类主体开展分级、包装和食用菌各类食品加工生产。鼓励企业开发食用菌保健品、日化用品、特色膳食用品等,延长深加工产业链,提升附加值。
(6)道地药材GAP基地及GMP饮片加工项目。以厚坪乡、明中乡、蓼子乡、岚天乡、鸡鸣乡为重点,选址建设发展药材GAP基地10万亩。新建中药材加工能力6000吨,中药饮片生产能力5000吨的加工厂1座,研究开发中药饮片精量小包装技术,推广中药饮片小包装产品,扩大城口道地药材的市场占用率。
(7)大健康新产品加工项目。利用城口丰富的药食同源养生原料,挖掘大巴山养生文化,建立基于中医对人体体质辨识和疾病分类下的针对性消费人群健康产品开发总体思路,根据原料的“四气五味”特征,应用“君臣佐使”配伍原则,开发针对特定体质需求、特定消费人群的健康新产品。运用现代分离纯化技术、提取浓缩技术、超微破壁技术、制粒压片包衣技术等,研究健康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工艺技术标准,产品技术参数等。实现工厂化、规范化生产上市。
(8)中华蜂蜜保健食品深加工项目。以庙坝工业园区为中心,新建蜂蜜保健食品深加工厂1个,包括鲜蜜加工过滤、储存厂房、精加工、分级及包装车间、仓库和办公用房,以及信息服务管理平台1个,生产高附加值蜂蜜系列保健食品。
(9)精品干果种植基地及精深加工项目。建设万亩核桃良种高产示范基地和板栗栽培示范基地,培育涵盖核桃油、核桃乳饮料,核桃粉、核桃酱、核桃休闲食品、核桃保健食品的精深加工企业,积极培育板栗收购加工企业和合作社,核桃年加工能力达2000吨以上,板栗年加工能力达3000吨以上,形成城口干果加工产品品牌。
(10)城口县马铃薯深加工项目。通过引进国内外先进生产设备,新建年产1万吨薯片加工生产线1条,3000吨淀粉生产线1条,研发马铃薯全粉及加工品、淀粉、专用淀粉、马铃薯方便食品等产品系列,培育特色马铃薯主食产业。
(11)城口县健康饮品开发项目。依托城口拥有优质的天然矿泉水、富硒富锌有机蜂蜜、猕猴桃和绿色蔬菜等资源,加强资源整合,积极开展4万亩老茶园技术改造。加大研发力度,开发城口特色健康饮品,打造城口健康饮品系列产品,培育品牌知名度。
1.农文旅融合工程
(1)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项目。整合城口自然资源、乡村文化、农业文化等基础,加强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农文旅融合发展水平,加快创建产业主题的特色小镇。在北屏乡、高楠镇建设食用菌特色小镇,积极引进社会资本,不断丰富小镇产业、文化、旅居功能,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园。
(2)食用菌文化培育建设项目。发掘城口县香菇文化,以食用菌核心产区企业为主体,集中展示食用菌文化、功能和城口食用菌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开发富有特色的食用菌菜品,休闲食品,策划举办富有产业特色的“城口食用菌美食文化节”,打造“舌尖上的城口食用菌”,融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格局。
(3)大巴山药谷养生园区建设项目。建设葛城街道庙垭村航空茶场“大巴山药谷”中药养生体验带;巴山镇巴山湖•中国山水画”慢城养生带;双河乡九重山“森林氧吧”运动养生带;东安镇亢谷“巴山•原乡文化”主题养生带,庙坝——坪坝中医药红色文化教育带。
(4)河鱼平溪农耕文化度假区建设项目。利用山水林溪等自然资源和农耕文化资源,深入推进度假区建设。不断丰富园区休闲功能,对标国家AAAA级景区标准,完善基础设施和接待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游览修路和体验项目,加强园区景观建设,促进度假区与周边地区协调发展,带动周边农户就业增收。
(5)“巴山湖”康养度假区建设项目。依托巴山湖岸坪上村、联盟村、黄溪村三个村农业与生态资源,重点开发林地空间,水岸空间,田园空间,开展医养融合、药食同源、自然疗愈,田园运动等康养度假体验项目,促进园区综合开发,打造环湖度假集群。
(6)高楠方斗坪景区民宿群建设项目。以高楠镇为重点,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依托,加强传统乡村建筑风格管控,整合闲置农宅资源,以精品民宿为方向,开展四向沟谷分类开发,打造各具特色、主题突出的传统民居民宿群落,发展壮大县域特色民宿经济。
(7)城口山地鸡小镇建设项目。挖掘、推广城口山地鸡相关历史文化,建设城口山地鸡文化展示中心,展示城口山地鸡的独特魅力,传承传统养殖技术,开展养殖和美食加工文化体验,丰富科普内涵,打造成为城口县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点。
(8)城口老腊肉小镇建设项目。依托腊肉生产优势,整合修齐镇、厚坪乡各项资源,推动腊肉加工、文化、产业、景观功能集聚,打造城口老腊肉特色小镇。
(9)鸡鸣禅茶文旅小镇建设项目。依托鸡鸣、咸宜片区茶叶产业资源,联结鸡鸣古寺文化旅游资源,整体统筹禅茶一体业态发展,开展禅茶文旅体验和节庆活动,打造禅茶文旅小镇。
(10)坪坝田园综合体建设项目。利用坪坝河谷两岸聚马高山平原,议学万亩知青茶园、坪坝寺、红三十三军指挥部旧址、长池垭战斗遗址、无名烈士墓等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红色文化、茶文化、知青文化、民宿文化等文化元素,拓展农业生产、观光、休闲、旅游、科普教育、科技展示和农耕文化功能,开发农旅结合的旅游产品,开展农耕、红色、康养等体验项目,建设特色观光采摘、农耕文化等特色休闲园区,打造有重要影响力的田园综合体项目。
2.休闲旅游配套工程
(1)休闲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县域休闲农业景区景点,同步推动基础建设和品质提升,提升接待水平,积极发展度假型休闲农庄、分时度假公寓等个性化设施,加快推进内部道路、管网的提档升级,推进停车场、集散中心、公共厕所等设施建设。
(2)全域旅游标识及导视系统建设项目。推进城口县全域导视系统建设,完善具有城口文化风格的旅游导示信息牌的设计、导视风格构思、导视概念推导、导视方案设计、导视平面功能规划、导视布点规划等。拓展区域休闲农业发展空间,塑造城口休闲旅游整体形象,引导培育休闲农业市场的新主体和消费新热点。
1.综合服务提升工程
(1)冷链配送中心建设项目。在高燕镇、坪坝镇等乡镇建设冷链配送中心1个,开展标准化、规范化生产运营,不断加强冷链供应,扩大城口特色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增强市场竞争力。
(2)活禽交易经营场所改造升级项目。围绕市场需求,积极推进禽类经营场所升级,改造禽类经营场所50个,增强生鲜商品品质保证,进一步提升行业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
(3)畜牧兽医社会化服务项目。完善健全畜牧兽医社会化服务体系,整合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养殖能手等主体技术、市场等优势,鼓励建设市场化的中介服务组织,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向养殖户提高畜牧兽医相关服务,促进畜产品质量安全。
(4)“大巴山药谷”科技创新发展中心建设项目。建设科技研发、培训所用的办公、实验、会议场所;建设展示展览、对外宣传的场馆;建设城口中药材产业链大数据智能服务平台;建设城口大巴山区域中药材种质资源、繁育种植科研实验基地。
2.农村信息化建设工程
(1)农业基地信息化平台建设项目。依托现有资源,引入5G、物联网、区块链、云计算等技术,建立城口农业大数据研究与应用中心,对农业资源环境进行精细化监测、对农业生产过程进行智能化控制和科学化管理,采集、加工、存储、处理农业大数据,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线上线下交易等功能。
(2)农村信息进村入户项目。利用现有基础,融合互联网技术,研发信息进村入户综合服务管理云平台,完成益农信息社建设,打通农村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
1.先优示范创建工程
(1)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项目。推进城口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进一步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主导产业,推进全产业链发展,聚集现代生产要素,创新联农带农机制,促进产村融合发展,为示范引领乡村产业振兴发挥更大作用。
(2)农业产业强镇建设项目。依托河鱼乡、治平乡等城口山地鸡重点乡镇;修齐镇、厚坪乡等城口老腊肉重点乡镇;北屏乡、高楠镇等食用菌重点乡镇;明中乡、厚坪乡等中药材重点乡镇;鸡鸣乡、咸宜镇等重点茶叶基地乡镇;庙坝镇、蓼子乡等冷水鱼基地乡镇;高观镇、左岚乡等干果重点乡镇,选取重点镇申报建设农业产业强镇。
(3)“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建设项目。依托城口县资源优势,引导各村选择主导产业,建设一批“小而精、特而美”的“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形成“一村带多村、多村连成片”发展格局,促进乡村特色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2.品牌宣传推广工程
(1)“大巴山硒谷”品牌推广项目。培育绿色食品、有机食品、SC等认证12个以上,着力打造“城口香菇”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鼓励龙头企业等市场主体注册商标,申创著名商标、驰名商标,创建绿色有机认证,加强品牌联合推介,提升“大巴山硒谷”品牌影响力。
(2)“大巴山药谷”品牌建设项目。坚持走品牌发展之路,加大品牌创建。申请注册“大巴山药谷”品牌,申请国家级林下中药材示范基地认证,创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申请国家有机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道地中药材认证。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大巴山药谷”药王节暨中国·大巴山中药材博览交易会。
(3)节庆活动宣传项目。积极开展各类乡村文化和产业节庆活动,重点打造城口县非遗文化节、城口老腊肉美食文化节、中国“腊文化”民俗文化节、鸡鸣禅茶文化节、城口彩叶文化节等,促进以节兴农,提升城口乡村产业品牌价值。
1.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工程
(1)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产业化企业培育和整合,新培育市级龙头企业5个、县级龙头企业10个,规范提升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各100个。
(2)打造产业化联合体。打造由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跟进、小农户参与的产业化联合体10个。
2.人才培育工程
(1)职业农民培育项目。以新型职业农民为重点,加强乡村经营主体培训。按照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大组织力度,面向生产经营者、乡村服务者、企业管理者,开展技术、营销、管理等培训,培训一批懂生产、懂经营、懂管理的职业农民和土专家,提高生产经营水平,增加农民收入。
(七)不断完善发展支撑体系
1.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工程
(1)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千年良田”工程,因地制宜推进宜机化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做好田间地头包装废弃物及农业生产废弃物的清理工作,确保田间地头干净整洁。加强农田边角地块整治,提升农田景观效果,建设景观化、高质量的高标准农田。
(2)耕地质量保护提升与化肥减量增效示范项目。在粮油、蔬菜和果树上集成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建设耕地质量保护与化肥减量增效示范片,在核心示范片推广有机无机配方肥,实现核心示范片化肥使用量减少,示范带动绿肥种植还田和秸秆的资源化利用,促进耕地质量的不断提升。
2.农业科技支撑工程
(1)新技术新产品研发推广平台建设项目。依托西南大学、市农科院和畜科院等科研院所,建成城口县农产品新技术和新产品研发推广平台。在动植物品种改良、生物技术、节本增效技术、动植物疫病防治、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保护及资源高效利用等领域取得突破,培育城口山地鸡、城口老腊肉、城口中蜂、城口核桃等协同创新中心,推进“产学研推”一体化,研发、应用、示范一批新技术和新产品。
(2)城口老腊肉科技研发项目。选育和培育适合城口老腊肉加工的生猪品种;开展“无烟熏味”腊肉制品生产工艺的研发;总结提炼城口老腊肉腌制、炕房修建等生产实用技术,并申请专利认证,以科技进步推动老腊肉产业升级。
(3)食用菌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依托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组建县级食用菌研发中心,建立试验示范基地,重点开展品种选育引进、关键生产技术承接、精深加工技术研发等。
(4)“大巴山药谷”科技创新发展中心。依托市中药研究院组建重庆市大巴山中药研究院,建设办公实验场地、中式生产车间在内的主体功能建筑,建设用于种质资源、繁育种植等实验基地。
(5)农产品追溯管理系统建设项目。建立城口县域农产品产地二维码追溯管理体系,建设数字化农业信息平台,保证产品安全可溯源,实现科技农业的示范引领。
(一)重点项目启动期(2021年)。该阶段主要为“十四五”起步建设期,全面推进重点项目进行开工建设。完成相关专项规划和方案编制,成立城口县乡村产业发展专项小组,组建项目推进办公室;开展产业集群、相关镇村基础设施的建设,选取基础设施较好的镇村,培育发展特色旅游。
(二)规划全面建设期(2022-2024年)。组织召开现场推进会,整合项目资金,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休闲旅游、产业融合、新型服务业等相关方面重点工程的实施。改革与建设协同推进,打造关键节点,推进城口县乡村产业纵深发展。
(三)产业持续发展期(2025年-2035年)。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完成重点项目建设,建成农业产业强镇的“小圈”、现代农业产业园的“中圈”、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的“大圈”发展格局。建立和完善城口乡村产业发展体系和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总结经验,为其他地区提供参考。
通过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支部的凝聚引领作用和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成立由分管县领导牵头,相关部门及乡镇参加的城口县乡村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规划目标、指标、任务、措施和建设内容的总体要求,负责研究、协调、解决在乡村产业发展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重大问题,做好各项服务和保障工作。加强各部门与乡镇之间的配合、联系和协调,建立工作通报制度和交流制度,形成分工合作、相互配合、良性互动的工作推动机制,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围绕发展目标,建立和完善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强化目标管理,建立完善考核奖励机制,落实激励措施,加大督查考核,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共同推进城口县乡村产业发展。
着重安排好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用地空间。推动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把村庄整理、增减挂钩等方式节约的建设用地,通过入股、联营方式与企业共同开发,高效利用基本农田和优质耕地,发展现代化、生态化、适度规模化农业产业。探索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统筹整合涉农资金,重点支持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或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等组织或地域开展一二三产业融合、适度规模经营、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建立稳定的财政资金保障体系,积极落实城口县乡村特色产业提升行动扶持政策,全面推行财政资金“改补为奖、改补为贷、改补为借、改补为股、改补为酬”,加大信贷支持,扩面提质特色农产品保险。建立规范、有序的财政支农投入机制,以重点产业、重点工程、重点项目为抓手,加强统筹安排。
建立“一个优势产业+一个专家团队”的工作机制,强化人才科技支撑。以新型经营主体为重点,构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新雁阵。把人才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加强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民等主体培训,培养造就一批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人才队伍。持续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农民技能培训,培育“土专家”、“田秀才”、“老把式”和能工巧匠;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覆盖面和带动力,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实现特色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和市场化发展。
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推动文化振兴。加强文化宣传,弘扬自强、自立精神,抵制“等、靠、要”等不良风气。加强乡村治理,健全民主决策制度,完善党务村务公开等民主管理制度,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使之自觉参与到乡村治理中,培养农民的“主人翁”意识。加强道德建设。组织开展道德模范评选,对道德模范给予物质奖励、公开表彰,培育乡村积极健康、文明向上的道德新风尚。总结推广一批发展模式、典型案例和先进人物。弘扬创业精神、工匠精神、企业家精神,激发崇尚创新、勇于创业的热情。充分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解读产业政策、宣传做法经验、推广典型模式,引导全社会共同关注、协力支持,营造良好发展氛围。
附表:
方向 | 工程 | 编号 | 项目名称 | 主要建设内容 | 建设地点 | 投资估算(万元) |
推动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 城口山地鸡产业提质增效工程 | 1 | 城口山地鸡核心育种场、扩繁场建设项目 | 强化城口山地鸡种质资源保护,建立核心育种场1个,新建和改扩建扩繁场(保种场)15个。 | 北屏、鸡鸣等乡镇 | 6500 |
2 | 城口山地鸡产业提升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 建设产业提升示范基地10个,每个基地年出栏商品鸡20万只以上。 | 巴山、坪坝、庙坝、高观、鸡鸣、蓼子、治平、周溪、河鱼、龙田等乡镇 | 8000 | ||
3 | 山地鸡贴保贴息政策补贴项目 | 对城口山地鸡生产按比例实行财政承担参保,按相关政策贴息。 | 县域范围内 | 2000 | ||
4 | 质量溯源体系建设项目 | 完善地方标准、城口山地鸡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创建城口山地鸡全程质量控制技术体系示范点等。 | 县域范围内 | 1000 | ||
生猪产业提质增效工程 | 5 | 城口县种猪场建设项目 | 引进优良种猪;建设种猪舍、后备母猪舍、产仔舍等各类圈舍;配套粪污处理设备、饲喂、消毒、防疫等设施设备。常年存栏能繁母猪100头以上,年提供母猪。 | 厚坪、治平、明中、北屏、高燕等镇 | 2800 | |
6 | 城口县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 | 建设各类圈舍;引进种猪;配置防疫、消毒、粪污处理利用设施设备。年出栏商品猪500头以上。 | 高观、厚坪、治平、修齐、高燕、坪坝、巴山、周溪、蓼子、明通等镇 | 10000 | ||
7 | 良种引进政策补助项目 | 针对规模养殖场、企业、家庭农场引进优良种猪进行补贴。 | 县域范围内 | 2000 | ||
8 | 生猪养殖生物安全提升项目 | 修订完善地方标准、建立质量溯源体系,支持5个种猪场和规模养殖场进行猪伪狂、猪瘟和猪丹毒3种疫病净化。规模养殖场重点加强口蹄疫、猪瘟、蓝耳病免疫。 | 县域范围内 | 2000 | ||
9 |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 | 新建或改扩建粪污收集池、发酵池、储存池等基础设施建设;购置干湿分离机、排污泵、翻耙机、提升泵等相关设施设备;自动清粪设备、节水设备、防疫消毒等设备。农家肥生产、烘干、打包等设施设备,厂房建设。 | 县域范围内 | 4000 | ||
10 | 城口县生猪运输车辆洗消中心建设项目 | 每个运输车辆洗消中心配备泡沫清洗机、高压冲洗机、喷雾消毒机、真空吹风泵、燃油暖风机(高温风炮)等清洗消毒设备,配备相应规模的污水污物收集或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 | 县域范围内 | 2000 | ||
推进农产品加工产业转型升级 | 中药材产业提质增效工程 | 11 | 中药材优良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项目 | 开展优良中药材种质资源调查、保护、利用,对优良品种进行选育繁育研究。 | 厚坪、明中、岚天、北屏、治平、东安、修齐、龙田、庙坝、坪坝 | 2800 |
12 | 标准化种苗繁育示范基地项目 | 建设1000亩城口道地优势中药材品种的规范化优良种苗繁育示范基地,保障城口县中药材种子种苗的质和量。 | 县域范围内 | 4000 | ||
13 | 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项目 | 建设5000亩城口道地优势中药材品种的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对全县中药材形成强大的示范推广效应。促进城口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提档升级,配套建设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 | 县域范围内 | 3000 | ||
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工程 | 14 | “百万袋”模式复制推广建设项目 | 加快“百万袋”模式推广,有效提高食用菌生产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水平。到2025年,全县建立年生产能力达到200万袋的专业化菌包生产线9条,其中达到1000万袋生产能力的4条,南部、东部、西北和快速通道沿线片区各1条。 | 县域范围内 | 1000 | |
15 | 食用菌转型升级示范创建建设项目 | 推进食用菌标准化生产示范乡镇,依托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聚集生产要素,提高产业集中度。推进食用菌标准化生产示范村,选择基础较好的食用菌专业村,到2025年创建100个食用菌标准化生产示范村。 | 北屏、高观、高楠、修齐、左岚、龙田、高燕、周溪、鸡鸣等乡镇 | 600 | ||
16 | 菌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 | 建立1-2个以香菇为主的食用菌菌种生产及示范基地,形成产、供、销一体化,建立起“科技+公司+基地+农户”共赢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经营。 | 北屏、高观、高楠、修齐、左岚、龙田、高燕、周溪、鸡鸣等乡镇 | 800 | ||
17 | 食用菌交易市场平台建设项目 | 启动建设1个城口县食用菌专业交易中心;在主产镇村建设配套的产地市场,搭建产销对接销售平台;在食用菌主产镇村(社区)建立农村电子商务站点,利用电商平台,实现线上线下销售。 | 县域范围内 | 800 | ||
精品产业提质增效工程 | 18 | 中蜂种质资源挖掘与技术推广项目 | 依托城口县中蜂原种保种场,开展中蜂种质资源挖掘与蜂蜜优质高产配套技术集成及应用,完善中蜂产业蜜源体系、良种繁育体系、蜜蜂授粉体系、技术推广服务体系、质量监控体系、风险防范体系建设,扩大“中华蜜蜂之乡”的影响力。 | 县域范围内 | 600 | |
19 | 珍稀冷水鱼养殖业提升项目 | 以雅鱼、三文鱼、虹鳟、鲟鱼等传统名贵品种为主导冷水鱼养殖基地,建鱼类产品冷链物流生产线及配套设施。 | 县域范围内 | 4000 | ||
农产品初加工拓展工程 | 20 | 城口县鲜肉生产加工能力升级项目 | 改造厂房、肉品包装间、材料间;新增分割猪肉生产加工线1条;新增建设冻库和冷藏库。 | 高燕、庙坝、坪坝 | 1500 | |
21 | 腊肉产品初加工项目 | 产品内包装车间、外包装车间和生产线,实现成品腊肉“烧、洗、整形和分包装”自动化生产线。打造“火炕老腊肉”生产加工作坊,建成城口老腊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参观示范基地和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基地。 | 治平、厚坪、修齐、巴山、咸宜、坪坝等乡镇 | 3000 | ||
22 | 乡镇活禽集中宰杀点建设项目 | 加强活禽交易和宰杀以及禽产品经营的监督管理,防止动物疫病传播,规划设置乡镇活禽集中交易和宰杀区21个,并完成禁止区域内的活禽交易和宰杀经营点的取缔工作。 | 巴山、坪坝等21个乡镇 | 210 | ||
23 | 城口中药材产地初加工能力提升建设 | 中药材集中区域(5个重点中药材乡镇)建设产地初加工厂房及仓储间车间,每个乡镇产地加工与仓储厂房1200㎡以上,满足加工与储藏能力1000吨以上。 | 明中、厚坪、咸宜等乡镇 | 1800 | ||
精深加工提升工程 | 24 | 全国腌腊肉制品生产技术标准建设项目 | 总结基础数据和材料,制定完善全国腌腊肉制品生产技术标准。 | 县域范围内 | 100 | |
25 | 城口山地鸡精深加工示范基地项目 | 建设城口山地鸡精深加工示范基地3个,完善山地鸡熟食深加工生产线。 | 高燕、坪坝等乡镇 | 1800 | ||
26 | 腊味系列产品和休闲熟食品加工项目 | 开发城口香肠等腊味系列产品。开发休闲熟食品,建设生产线。加工企业实行订单收购,收购1头商品猪,收购企业和养殖场分别补助100元。 | 治平、厚坪、修齐、巴山、咸宜、坪坝、庙坝、巴山、周溪等乡镇 | 2700 | ||
27 | 食用菌精深加工培育项目 | 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培育1-2个带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年销售收入超过1000万元以上的加工型企业。鼓励企业积极研发以食用菌为原料的保健品、化妆品、辅助疗品、药品等,依靠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开展分级、包装和食用菌各类食品加工生产。 | 县域范围内 | 600 | ||
28 | 道地药材GAP基地及GMP饮片加工项目 | 厚坪乡、明中乡、蓼子乡、岚天乡、鸡鸣乡选址建设发展药材GAP基地10万亩;新建年加工中药材6000吨,生产中药饮片5000吨加工厂一座。研究开发中药饮片精量小包装技术和推广中药饮片小包装产品。 | 厚坪、明中、蓼子、岚天、鸡鸣;城口县工业园区庙坝组团 | 8000 | ||
29 | 中华蜂蜜保健食品深加工项目 | 在城口县庙坝工业园区建设中华蜂蜜保健食品深加工项目,新建蜂蜜保健食品深加工厂1个,包括鲜蜜加工过滤、储存厂房、精加工、分级及包装车间、仓库和办公用房,以及信息服务管理平台1个。年加工蜂蜜500吨,生产高附加值蜂蜜系列保健食品如:蜂蜜酒、蜂蜜粉、蜂蜜片、蜂蜜饮料、蜜奶、蜂蜜月饼、糕点等。 | 城口县庙坝工业园区 | 3000 | ||
30 | 核桃种植基地及精深加工项目 | 建设1万亩核桃良种高产示范基地,核桃良繁基地500亩。建设每年使用2000吨核桃的大中型生产核桃油、核桃乳饮料,核桃粉、核桃酱、核桃休闲食品、核桃保健食品的核桃深加工项目。 | 北屏、岚天、厚坪、高观、城口县工业园区庙坝组团 | 3000 | ||
31 | 特色干果精细加工项目 | 引进年加工2000吨核桃保健食品生产线和年加工3000吨板栗系列食品生产线。 | 城口县工业园区庙坝组团 | 5000 | ||
32 | 城口县马铃薯深加工项目 | 新建年产1万吨薯片加工生产线一条,3000吨淀粉生产线一条,年消耗鲜薯10万吨。 | 城口县工业园区庙坝组团 | 5000 | ||
33 | 城口县特色饮品开发项目 | 依托城口拥有优质的天然矿泉水、富硒富锌有机蜂蜜、茶叶、猕猴桃和绿色蔬菜等资源,开发研制健康饮品。 | 城口县工业园区庙坝组团 | 5000 | ||
推进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 | 农文旅融合工程 | 34 | 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园培育建设项目 | 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在北屏、高楠建设食用菌特色小镇。 | 北屏、高楠 | 10000 |
35 | 食用菌文化培育建设项目 | 发掘香菇文化,建设食用菌博物馆;依托旅游节,策划举办富有特色的“城口食用菌节”,提升城口食用菌知名度;结合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开发富有特色的食用菌菜品,休闲食品,打造“舌尖上的城口食用菌”。 | 北屏、高观、高楠、修齐、左岚、龙田、高燕、周溪、鸡鸣等乡镇 | 1000 | ||
36 | 大巴山药谷养生园区建设项目 | 建设航空茶场“大巴山药谷”中药养生体验带;巴山湖•中国山水画”慢城养生带;九重山“森林氧吧”运动养生带;亢谷“巴山•原乡文化”主题养生带,庙坝——坪坝中医药红色文化教育带。 | 葛城、巴山、双河、东安、庙坝、坪坝 | 20000 | ||
37 | 河鱼平溪农耕文化度假区建设项目 | 依托城口农业资源,推动农业与旅游融合,对标国家AAAA 级景区标准,对平溪景区进行全面提档升级。 | 河鱼乡平溪村 | 1000 | ||
38 | “巴山湖”康养度假区建设项目 | 依托巴山湖岸坪上村、联盟村、黄溪村三个村农业与生态资源,融合农业与康养产业整合联动开发,打造环湖度假集群。 | 巴山镇坪上村、联盟村、黄溪村 | 8000 | ||
39 | 高楠方斗坪景区民宿群建设项目 | 依托高楠镇农业乡村资源,整合高楠镇闲置农宅,四向沟谷分类开发,打造城口县最具特色的传统民居民宿群落。 | 高楠镇方斗村 | 10000 | ||
40 | 城口山地鸡小镇建设项目 | 挖掘、推广城口山地鸡相关历史文化,建设城口山地鸡文化展示中心,展示城口山地鸡的独特魅力,传承传统养殖技术,开展养殖和美食加工文化体验,丰富科普内涵,打造成为城口县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点。 | 河鱼乡相关村社区 | 5000 | ||
41 | 城口老腊肉小镇建设项目 | 依托腊肉生产优势,整合修齐、厚坪各项资源,推动腊肉加工、文化、产业、景观功能集聚,打造老腊肉特色小镇。 | 修齐镇、厚坪乡 | 20000 | ||
42 | 鸡鸣禅茶文旅小镇建设项目 | 依托鸡鸣、咸宜片区茶叶产业资源,借助鸡鸣古寺,整体统筹禅茶一体业态植入,打造禅茶文旅小镇。 | 鸡鸣乡场镇及周边 | 20000 | ||
43 | 坪坝田园综合体建设项目 | 利用坪坝河谷两岸聚马高山平原,议学万亩知青茶园,唐坪坝寺,红三十三军指挥部旧址、长池垭战斗遗址、无名烈士墓等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农旅结合的旅游产品,开展农耕、红色、康养等体验项目,建设特色观光采摘、农耕文化等特色休闲园区,打造田园综合体。 | 坪坝镇 | 10000 | ||
休闲旅游配套工程 | 44 | 休闲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 借助农业资源实施休闲农业景区品质提升工程,提升接待水平,积极发展度假型休闲农庄、分时度假公寓等个性化设施;加快推进内部道路、管网的提档升级;推进停车场、集散中心、公共厕所等设施建设。 | 相关旅游景区 | 500 | |
45 | 全域旅游标识及导视系统建设项目 | 推进城口县全域导视系统建设,完善旅游导示信息牌的设计、导示风格构思、导示概念推导、导示平面功能规划、导示布点规划、导示方案设计等。拓展区域休闲农业的发展空间,培育区域休闲农业新的增长极,构建区域休闲农业产业的新体系,培育区域休闲农业市场的新主体和消费新热点。 | 县域范围内 | 600 | ||
提升乡村新型服务业发展水平 | 综合服务提升工程 | 46 | 冷链配送中心建设项目 | 在高燕镇、坪坝镇等乡镇建设冷链配送中心1个,做到标准化、规范化生产运营,不断加强冷链供应,延伸产业链条。 | 高燕镇、坪坝镇等乡镇 | 800 |
47 | 活禽交易经营场所改造升级项目 | 改造禽类经营场所升级项目,升级改造禽类经营场所50个,增强生鲜商品品质保证,进一步提升行业运行效率和服务品质。 | 葛城街道、复兴街道、高燕镇、龙田乡 | 20 | ||
48 | 购买畜牧兽医社会化服务项目 | 从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养殖能手中购买畜牧兽医社会化服务。 | 县域范围内 | 2000 | ||
农村信息化建设工程 | 49 | 农业基地信息化平台建设项目 | 依托现有资源,引入5G、物联网、区块链、云计算等技术,建立城口农业大数据研究与应用中心,对农业资源环境进行精细化监测、对农业生产过程进行智能化控制和科学化管理,采集、加工、存储、处理农业大数据,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线上线下交易等功能。 | 县域范围内 | 600 | |
50 | “大巴山药谷”科技创新发展中心建设项目 | 建设科技研发、培训所用的办公、实验、会议场所;建设展示展览、对外宣传的场馆;建设城口中药材产业链大数据智能服务平台;建设城口大巴山区域中药材种质资源、繁育种植科研实验基地。 | 县域范围内 | 1800 | ||
51 | 农村信息进村入户项目 | 利用现有基础,融合互联网技术,研发信息进村入户综合服务管理云平台,完成益农信息社建设。打通农村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实现农业乡村和管理“一张图”。 | 县域范围内 | 300 | ||
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 | 先优示范创建工程 | 52 | 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项目 | 推进城口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进一步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主导产业,推进全产业链建设,聚集现代生产要素,创新联农带农机制,促进产村融合发展,为示范引领乡村产业振兴发挥更大的作用。 | 县域范围内 | 1000 |
53 | 农业产业强镇建设项目 | 依托河鱼、治平等城口山地鸡重点乡镇;修齐、厚坪等城口老腊肉重点乡镇;北屏、高楠等食用菌重点乡镇;明中、厚坪等中药材重点乡镇;鸡鸣、咸宜等重点茶叶基地乡镇;庙坝、蓼子等冷水鱼基地乡镇;高观、左岚等干果重点乡镇,选取重点镇申报建设农业产业强镇。 | 县域范围内重点乡镇 | 1000 | ||
54 | 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建设项目 | 依托城口县资源优势,引导各村选择主导产业,建设一批“小而精、特而美”的“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形成一村带数村、多村连成片的发展格局。 | 县域范围内相关村域 | 1000 | ||
品牌宣传推广工程 | 55 | “大巴山硒谷”品牌推广项目 | 推进“大巴山硒谷”品牌建设,培育绿色食品、有机食品、SC等认证12个以上,着力打造“城口香菇”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鼓励龙头企业等市场主体注册商标,申创著名商标、驰名商标,加大品牌创建力度。 | 县域范围内 | 300 | |
56 | 节庆活动宣传项目 | 开展节庆活动重点打造城口县非遗文化节、城口老腊肉美食文化节、中国“腊文化”民俗文化节、鸡鸣禅茶文化节、城口彩叶文化节等,宣传城口品牌。 | 县域范围内 | 200 | ||
激发创新创业内生动力 | 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工程 | 57 |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项目 | 培育市级龙头企业5个、县级龙头企业10个,规范提升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各100个。 | 县域范围内相关经营主体 | 500 |
58 | 产业化联合体建设项目 | 打造由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跟进、小农户参与的产业化联合体10个。 | 县域范围内 | 1000 | ||
人才培育工程 | 59 | 职业农民培育项目 | 依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训一批懂生产、懂经营、懂管理的职业农民和土专家,提高生产经营水平,增加农民收入。 | 县域范围内 | 200 | |
不断完善发展支撑体系 | 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工程 | 60 |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 实施“千年良田”工程,成片规模化推进宜机化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 | 县域范围内 | 400 |
61 | 耕地质量保护提升和化肥减量增效示范项目 | 在粮油、蔬菜和果树上集成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建设耕地质量保护与化肥减量增效示范片,在核心示范片推广有机无机配方肥,实现核心示范片化肥使用量减少。 | 县域范围内 | 400 | ||
农业科技支撑工程 | 62 | 新技术和新产品研发推广平台建设项目 | 依托西南大学、市农科院和畜科院等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成城口县农产品新技术和新产品研发推广平台。 | 县域范围内 | 300 | |
63 | 城口老腊肉科技研发项目 | 选育和培育适合城口老腊肉加工的猪种;开展“无烟熏味”腊肉制品生产工艺的研发;总结提炼城口老腊肉腌制、炕房修建等生产,并申请专利认证。 | 县域范围内 | 100 | ||
64 | 食用菌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 依托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组建县级食用菌研发中心,建立试验示范基地,重点开展品种选育引进、关键生产技术承接、精深加工技术研发等。 | 县域范围内 | 800 | ||
65 | 农产品追溯管理系统建设项目 | 建立农产品产地二维码追溯管理体系,建设数字化农业信息平台,保证产品安全可溯源,实现科技农业的示范引领。 | 县域范围内 | 400 | ||
合计(万元) | 218330 |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城口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主办:城口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通讯地址: 重庆市城口县葛城街道土城路北门口1号
联系电话:12345(便民服务热线一号通) (023)59222637(网站技术维护)
网站标识码 5002290001 ICP备案号:渝ICP备05001204号 渝公网安备 500229025002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