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政务公开>建议提案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城口县林业局关于县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第149号代表建议的复函

日期:2022-06-23

城口县林业局

关于县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第149号代表

建议的复函


城林业函(2022)70号


万正君代表:

您提出《关于打造全县中药材种植示范区的建议》收悉。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把中药材产业作为“长效富民产业”,多渠道夯实种植基础,持之以恒培育壮大中药材产业。县林业局作为我县中药材产业行业主管部门,积极按照“三县一城一枢纽”、“三谷”建设布局,采取多种举措,全力推动中药材产业的持续壮大和良性发展,现答复如下:

一、以规划编制为引领,明确产业发展方向

为强化产业发展的规划指导,县林业局牵头编制了《中国重庆城口•大巴山药谷发展规划(2021—2035)》,规划提出:“建立优质中药材种植(养殖)原料生产示范基地”。规划将明中乡、厚坪乡、治平乡等乡镇作为林业生态药材品种及大田有机药材品种重点发展乡镇布局,以独活、川党参、太白贝母等城口优势特色品种作为拳头品种培育。到2025年,拳头品种种植规模达到全县中药材资源面积的50%以上,种植高产示范基地面积达到3万亩以上。目前,《中国重庆城口•大巴山药谷发展规划(2021—2035)》已通过县政府常务会议审定。同时,为确保相关工作顺利推进,制发了《中国重庆城口•大巴山药谷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对整体任务和年度任务进行了细化分解。

二、以政策扶持为引导,推动大宗药材发展

为有效解决中药材产业发展中品种“散、小、弱”的问题,2021年以来,县林业局分年度分别牵头编制了《城口县中药材产业扶持办法》,办法明确将独活、大黄、云木香、天麻等品种纳入道地特色优势中药材种植奖补范围,旨在将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向规模化引导。通过2个年度的政策扶持和宣传引导,中药材种植结构得到了有效优化,截至目前,连翘、独活、云木香种植规模已达7万亩。

三、以技术支持为驱动,提升产业竞争力

科技研发力度上。联合市中药研究院组建大巴山中药研究院,建成大巴山中药资源植物标本和中药材展览室、中药材种子质量、药材质量检测等实验室及办公场地550平方米,建成2个不同海拔梯度中药材科研实验基地。大巴山中药研究院成立以来,积极开展中药材科研实验基地建设、科技成果应用转化及产业技术服务等工作。目前,院内收集近500种大巴山区域中药植物标本、生药样品或中药饮片样品。技术指导服务上。积极争取市级以上技术力量支持,目前,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科技特派团重庆城口团已成立中药材产业组,有专家人才4人。在中药材产业组科技人才支持的基础上,县林业局落实“1名特派员+1个乡镇+1个产业+1个企业/1个基地/合作社+1名学徒式跟进人才”模式,选派了18名专业技术人才,开展中药材产业技术指导服务。公共品牌建设上。2022年3月“城口独活”成功申报国家知识产权局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认证。已启动“大巴山药谷”商标注册,注册类别23个(目前,部分类别已通过注册)。“城口连翘”“城口天麻”等中药材品种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正在申报准备中。

四、以中医药产业加工园建设为纽带,促进全产业链发展

按全产业链推动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思路,以庙坝工业园区组团为中心,积极整合县工业园区资源,培育以原料、饮片生产加工、配方颗粒、提取制剂、成药生产、健康新产品生产和产业科技平台建设的大巴山药谷中医药健康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上。在县工业园区庙坝C区建成1400平方米的初加工厂房和4059平方米的阳光晒棚,不断提升中药材初加工规范化水平,增强地产药材市场竞争力和龙头企业的赢利能力。市场主体入驻上。先后入驻了天宝药业、昭德堂制药、神田药业、三源堂等企业,山东鲁商集团、重庆医药集团、北京盛诺基、重庆中医药学院附属医院等医药企业正在洽谈中。力争到2023年,中医药产业园区药材加工企业达7家以上。产业研发支撑上。积极向市发展改革委申报大巴山(城口)中药材品种评价测试中心项目,项目拟以重庆市中药研究院为实施主体,预计投资5000万元,建设服务我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的产品研发、中试生产试验、“大巴山药谷”宣传展示场馆以及大巴山院教学实习基地。同时,积极向市药监局、市商务委申报启动“大巴山中药材物流集散中心”项目,将城口打造成为渝、川、陕、鄂大巴山区域中药材交易集散地。

非常感谢您对林业工作特别是中药材产业的关心、关注,我们将认真吸纳建议所提出的宝贵意见,将建议办理转化为实实在在对全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支持。

此复函已经李心忠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与我单位联系,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联 系 人:刘志慧

联系电话:15025533273

邮政编码:405900

城口县林业局

2022年6月10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