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县域经济运行分析
2021年县域经济运行分析
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采取针对性措施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县域经济稳定向好。现将2021年县域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如下。
一、2021年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202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63亿元,同比增长6.6%,居全市倒数第6,排位较上年提升5位。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2.70亿元,同比增长5.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2.21亿元,同比增长16.5%;第三产业实现35.73亿元,同比增长4.0%。
(一)农业生产形势稳定向好。全年实现总产值20.68亿元,现价同比增长3.5%,可比价同比增长7.1%,农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7.70万亩,同比增长1.5%;粮食产量9.05万吨,同比增长3.5%。蔬菜播种面积8.63万亩,同比增长1.7%;蔬菜产量6.77万吨,同比增长5.9%。全年肉类总产量1.66万吨,同比增长14.5%。年末生猪存栏8.91万头,同比增长2.7%;生猪出栏13.23万头,同比增长22.9%;能繁母猪存栏1.37万头,同比增长3.6%;年末家禽存栏171.60万只,同比下降11.1%;家禽出栏282.07万只,同比增长3.6%。
(二)工业生产持续下滑。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5.74亿元,同比增长0.9%,增速较2020年和2019年同期分别回落1.5和11.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13.04亿元,同比增长6.0%,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8.7个百分点,较2019年同期增长24.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0.2%,增速较1-9月、1-10月和1-11月分别回落8.5、6.1和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硅锰合金、商品混凝土、水泥和钡粉产量,同比分别下降13.7%、10.9%、30.2%和7.4%,发电量和销电量同比分别增长16.2%和4.0%。
(三)投资拉动成效明显。全年实现固定资产投资37.67亿元,同比增长6.8%,较2019年同期增长14.9%。分投资项目看,工业发展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同比分别增长11.7%和71.5%,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同比下降3.5%。实现注册地建筑业总产值5.86亿元,同比增长108.4%,较2019年同期增长178.1%。建筑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8%,拉动GDP增长2.8个百分点。
(四)商贸经济持续恢复。批发业和零售业分别实现销售额18.56亿元和12.8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6%和5.2%,增速较去年同期分别回落2.8和1.1个百分点;住宿业和餐饮业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35亿元和3.7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5%和19.0%,增速较去年同期分别回升21.6和19.6个百分点。
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01亿元,同比增长9.2%,较2019年和2020同期分别增长9.0%和9.2%,两年平均增长4.4%。
(五)收入持续稳定增长。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税收入分别完成4.61亿元和2.7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7%和2.5%,较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6.1%和4.0%。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6.60亿元,同比下降20.6%,较2019年同期下降18.0%。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294元,同比增长9.5%,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198元,同比增长8.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473元,同比增长10.8%。
(六)金融存贷款余额增速回升。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26.50 亿元,同比增长0.8%,增速由负转正,较前三季度回升7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回升0.8个百分点。各项贷款余额为109.45 亿元,同比下降2.4%,降幅较前三季度收窄6.7个百分点。12月末存贷比为86.5%。
二、影响城口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受去年同期经济逐步恢复,基数扩大等因素,增速较上半年回落2.4个百分点,主要受以下行业增速回落影响:
一是农业增速逐期回落。因猪肉价格波动因素影响,同比下降猪下降34.1%,全县农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5.8%,较前三季度分别回落10.3、5.4和2.1个百分点,对总体经济的增长拉动只有1.29个百分点,拉动力较前三季度分别减弱1.42、0.8和0.25个百分点。
二是工业增速回落明显。全县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9%,增速较前三季度分别回落22.3、9和5.6个百分点。其中,规上采矿业可比价增加值同比下降19.9%,增速较前三季度分别回落119.9、34.2和12.6个百分点,其中锰矿采选受锰矿开采关停及基数影响(666万元)产值同比下降42.9%、其他未列明非金属矿采选产值同比下降15.1%;规模以上制造业可比价增加值同比下降9.8%,增速较前三季度分别回落73.7、45.1和23个百分点,其中水泥制造和水泥制品制造产值同比下降24.6%和7.2%。
三是金融业增长乏力。全县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0.8%和下降2.4%,降幅较第一季度分别扩大9.5和13.5个百分点,导致金融业增加值下降5%,对经济总量增速的负面影响达到0.5个百分点。
三、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从近期来看,县域发展仍处于打基础、调结构的转型期,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较多,需求收缩和经济下行的压力较大。制约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短板因素仍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
(一)农业产业化程度仍较低。七大农业特色骨干产业仍以小规模分散生产经营为主,经营主体对接市场困难,精细深加工的农产品缺乏,还未形成规模化和集约发展的良性发展局面,农业产业链条短,农业产业转换率较低,农业产品同质化严重,市场竞争力不强。
(二)工业骨干产能尚未形成。新开工重大产业发展项目还不多,中药材精加工产能、老腊肉加工、核桃深加工等新产能还没有完全建成,新入库5家企业(惠民供水、昭德堂制药、大巴山新材料、昌泰路面、城口燃气)产值预计约1亿元,短期内暂无新建产能填补硅锰合金加工停产(产值约3.2亿元)对经济增长的损失,工业经济将呈明显的回落趋势,对县域总体经济形成很大的下行压力。
(三)建筑业增速回落趋势明显。2021年建筑业实现总产值5.86亿元,同比增长108.4%,增速较前三季度分别回落86.7、40.1和63.3个百分点,拉动地区生产总值2.8个百分点。目前城口建筑业发展无法支撑建筑业再次实现高速增长,增速回落已成必然,增速拉动作用将放缓。
(四)商贸和服务业发育滞后。商贸市场主体弱小,多是以传统经营模式为主的小微企业,市场消费需求的供给能力很有限,在电商下行及新商业模式冲击下县内消费需求外流较严重,部分传统商贸企业市场萎缩,客源不稳定,经营较为困难。服务业以传统居民生活服务业为主,以高品质生活服务和高端生产技术服务为代表的新型服务发育严重滞后,没有形成县域经济持续增长骨干动力支撑。
四、对策建议
(一)着力培育新兴骨干产能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加强产业基地建设,推动形成“骨干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进一步壮大农业特色产业,提升农业产业转化率和市场竞争力。在加强工业生产要素保障,支持现有骨干企业持续稳定生产的同时,要继续推动光伏发电和风电新产能建设,确保新建产能及时投产,重点培育壮大老腊肉深加工、中药材精加工和新型建材等新兴骨干产业,加快形成多元产业支撑县域工业发展新格局。
(二)着力抓好农文旅融合发展实现平稳较快增长。加大商贸领域招商引资力度,开发本地特色消费品,提高本县特色消费品供给能力,吸引县外消费需求流入,培育具有城口特色的企业升限入统。研究制定促进商贸服务业发展的针对性政策,加速发展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在持续发展信息传输、信息技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技术服务业的同时要继续加大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等服务业发展。围绕乡村振兴,加快壮大市场主体,逐步调整优化商贸服务业态,加快建成亢家寨旅游景区和亢谷旅游度假区,提档升级大巴山森林人家集群片区建设,进一步活跃县内消费服务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