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 索引号 ] 11500229768897513R/2025-00010 [ 发文字号 ] 左岚委文〔2025〕2号
[ 主题分类 ] 公安、安全、司法、法制 [ 体裁分类 ] 其他
[ 发布机构 ] 城口县左岚乡人民政府
[ 成文日期 ] 2025-02-28 [ 发布日期 ] 2025-03-12

城口县左岚乡人民政府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城口县左岚乡人民政

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202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乡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的各项工作,创新和提升社会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行政的水平,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为全乡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和氛围。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组织领导,夯实法治政府建设基础

一是健全工作机制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和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平安法治党的建设等相关板块负责人为成员的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板块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二是落实第一责任人职责。党委书记认真履行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将法治政府建设纳入年度工作计划,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推进、同督促、同考核。定期听取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法治政府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三是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纳入对各个村年度综合考核内容,制定详细的考核指标和评价标准,加强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督促检查和考核评价,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二)完善决策机制,提高依法决策水平

一是健全重大决策事项决策制度根据《党委会议事规则》,严格按照会前准备、充分讨论、集体决策、形成记录的程序,对重大事项进行集体研究决策,切实保障决策科学、民主、合法。明确重大行政决策的范围、程序和责任追究,确保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合法性。二是加强合法性审查。建立健全政府法律顾问制度,聘请专业律师担任政府法律顾问,为政府重大行政决策、规范性文件制定、合同审查等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

(三)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行政执法水平

一是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严格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定期组织行政执法人员参加业务培训和考试,不断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和业务能力。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树立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理念。目前我乡综合行政执法持证人数为10人,今年以来参加业务培训及考试12人次。二是规范行政执法程序严格执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确保行政执法行为合法、规范、透明。加强对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检查,建立健全行政执法投诉举报制度,及时纠正违法违规行政执法行为。三是深入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今年以来,我乡召开综合执法改革专题会议2次;组建综合行政执法队伍一支,并设立综合执法办公室、配备执法记录仪、便捷式打印、笔记本电脑等办公设备;为强化我乡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充实执法力量乡党委专题研究讨论、协调人员岗位相关事宜3次。

(四)加强法治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一是压实各板块法治宣传责任。制定《2024年度普法计划》,健全完善“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形成各板块各岗位分工负责、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普法工作格局明确法治宣传教育的目标、任务和措施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法律法规知识二是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以“五”普法为契机,充分利用“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6.26”国际禁毒日、“12.4”宪法宣传日等重要普法时间节点开展平安创建、禁毒、防诈骗、反邪教、未成年保护等宣传活动,并通过举办法律知识讲座、开展法律咨询服务、发放法律宣传资料等形式,广泛宣传宪法、民法典、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今年累计开展平安创建、禁毒、反邪教宣传、普法等专题宣传活动10余场,举办法律知识讲座1,开展法律咨询服务2场次,发放宣传资料2000份、张贴海报20余张三是全面完成“八五”普法任务。乡村两级干部认真学习工作涉及法律法规,在工作中依法行政,做到主体合法、程序合法,并按期参加年度法治理论知识考试,且参考率和合格率均达到95%以上。

(五)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着力解决治安突出问题。

一是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深化新代“枫桥经验”,积极探索基层社会多元治理方式,抓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及时掌握社情民意,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全年共排查调处矛盾纠纷200起,调解成功率95%以上受理并高效办结信访案件2件、协调处理信访稳定联合调度指挥信息系统案件6起、成功调处溯源治理法院回流案件9件,成功率达60%该工作的落实有效避免了因矛盾纠纷激化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和个人极端事件。是积极探索边界联防联控机制。与3个毗邻乡镇签订乡镇基层治理协议,组建边界村落管理队伍3支,坚持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小、化解在早,让矛盾纠纷解决在边界、解决在萌芽状态,累计排查边界矛盾隐患20个,处理边界矛盾纠纷1起,无重大疑难案件发生。三是加强特殊人群服务管理。联合巴山派出所、乡卫生院、学校、司法所等单位对51名在册重点管理人员(精神病患者17名、社区矫正1名、刑满释放13名、吸毒人员5名、重点未成年学生14名、重点信访人员1名)分类建立重点人群管控台账,制定管控措施,常态化开展走访,重点敏感时段重点信访人员实行“一对一”盯防措施,严格落实动态分级分色管控,无一人脱管漏管。

二、存在的问题

(一)法治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干部群众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法治意识淡薄,存在重政策、轻法律的现象。

(二)行政执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行政执法队伍整体素质还需提高,个别行政执法人员业务能力不强,执法程序不规范,执法行为不文明的现象仍然存在。

(三)法治宣传教育效果有待进一步增强。法治宣传教育的方式方法还比较单一,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够强,部分群众对法律法规的知晓率还不高。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加大对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和业务能力。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加强对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检查,确保行政执法行为合法、规范、公正、文明。

(二)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治意识。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广泛开展宪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干部群众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创新法治宣传教育方式方法,增强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督促检查和考核评价。进一步完善法治政府建设考核评价体系,加强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督促检查和考核评价,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