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口县巴山镇人民政府
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2024年,巴山镇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县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的统筹指导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转变政府职能,严格依法行政,推动法治政府建设。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在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进程中,着重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时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以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以及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为核心脉络,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全镇机关干部、村(社区)干部和重点企业管理人员学习的重要内容,确保法治思想深入人心。充分利用“宪法宣传日”这一重要契机,通过开展普法宣传进社区、进院坝、进学校、进企业等多样化活动,广泛传播习近平法治思想,扩大其社会影响力。将法治政府建设纳入党委会的重要议题范畴,高度重视并深入推进。同时,把普法工作纳入镇发展的总体规划以及年度重点工作中,使其成为推动镇域法治建设的重要支撑,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明确法治政府建设主体责任及履行情况。
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履行法治政府建设主体职责。我镇党政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法治政府第一责任人职责,成立以党委书记、镇长为组长,分管领导及相关工作人员为成员的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小组,定期研究工作推进及任务落实情况,做到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解决、重大环节亲自协调、主要任务亲自督办。
(三)法治政府建设推进落实情况及主要措施和成效。
一是干部群众的法治理论素养进一步提升。严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责任,将法治建设纳入了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制定了《巴山镇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规划》,严格落实党政主要领导述法制度。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纳入党委中心组学习,开展专题学习6次,结合工作实际,组织镇村干部专题学习6次。结合各村(社区)工作实际,开展产业发展、惠民政策、耕地保护、殡葬管理、安全知识等政策宣传,镇平安法治办联合镇各业务科室,开展法治思想进社区、进村社、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活动,利用乡村大讲堂,开展法治宣传活动22场次,辖区干部群众法治意识得到有效提升。
二是执法队伍的服务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按照“141”板块化运行体系要求,专门设立了平安法治岗4人,明确A岗领导1人,B岗领导2人。统筹辖区平安法治岗、派出所、司法所等力量,开展群众身边腐败问题整治,做好廉政领域工作提醒。依法公开权力清单和运行流程,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大力纠正执法着装不规范、主体资格不合规、执法依据不合理的行为,严格执法的同时做到文明执法。在执法的同时加大普法力度,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教育与处罚并重。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300多次,出动执法人员600余人次,排查隐患200余条,其中重大隐患28条(企业自查4条),所有隐患均已经整改到位,罚款2.42万元。
三是基层法律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选拔并培养11个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对村“调解委员会”人员开展专题培训2次,大力培训村级法治人才。组织辖区法庭、司法所、村警、联系村法官等资源,到各村(社区)举行法制讲座11次,进一步夯实基层法治基础。全镇共建成调解委员会12个,建成了人民调解工作人才库,吸收律师、行政人员、退休干部担任调解专家,发挥专业特长和优势。做到了群众遇到法律问题身边就有地方咨询,群众遇到纠纷村内就有队伍化解。
四是矛盾纠纷化解能力进一步提升。截至目前,共收到法院回流案件27件,已调解成功19件,调解成功率70.37%。由镇人民政府牵头,充分运用各类网络平台解纷止争,对发现的网络纠纷,第一时间在线上进行调解,巴山镇今年已完成网络政策解释12件,解决“民呼我为”投诉47件。依法调解婚姻家庭纠纷、邻里纠纷、山林土地纠纷、损害赔偿纠纷等纠纷167件,主动化解矿山整合、电梯房业主维权、龙巴路项目、工业园区和水库建设等信访案件6件。以网格为主开展矛盾排查,建立11支党员志愿服务队开展矛盾调解,专题研究诉源治理工作6次,主动化解矛盾208件。
五是法治政府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在建立好巴山镇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指导清单的同时,结合我镇工作实际,自行选编了《法律知识应知应会学习手册》一书,发放给全体镇村干部;2024年4月15日,城口、万源、紫阳毗邻地区“反邪教警示教育”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在巴山镇举行,参与群众近5000人次;8月19日,全县重点未成年人预防犯罪的模拟法庭在巴山学校开展,近300名学校、家长、学生及政法工作人员代表参会。聘好、用好法律顾问,法律顾问参加“三重一大”决策事项。将巴山镇二条街打造为法治文化街,将法律元素融入群众生活。充分发挥调解员、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县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力量,邀请巴山司法所、法庭、派出所等人员开展法律知识讲堂,受理群众法律咨询服务266条次,惠及群众5200余人次。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2024年,我镇法治政府建设在整体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上级要求和群众的期盼还存在一些差距,主要表现为:一是法治意识有待提高,部分干部职工法治意识相对淡薄,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二是宣传效果有待提高,宣传的手段单一,群众的接受度不高。法治宣传工作还存在覆盖面不广、针对性不强、时效性不够的问题。尤其是对老年群体、青少年的宣传针对性不够。三是在执法力量和素质有待提升,执法需求日益增长,但执法人员数量不变,导致执法人员工作负重,压力大;同时,因为法律条文的不断变化,执法人员常态化执勤导致培训学习时间短,法律条文理解时间长、效率低。
三、2025年目标举措
(一)强化法治意识。加强党的领导,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与扎实推进依法行政结合起来,建立健全法治政府建设推进机制,深入实施法治督察,切实提升法治政府建设水平。
(二)增强执法能力。执法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依法行政各项规章制度,增强依法行政的自觉性,将依法行政落实到各项具体工作中。此外,通过举办培训班、邻镇(乡)交流会、学法讲座、普法活动等方式,不断提升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
(三)强化矛盾纠纷化解。一是紧紧围绕当前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工程建设领域矛盾突发等热点难点问题,充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矛盾,进一步提升矛盾调解水平。二是加强行政应诉工作人员法律教育培训,全面提高复议诉讼办理能力。三是进一步完善行政调解工作机制和信访接待制度,积极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引导群众理性维权。
(四)加强法治文化建设。通过举办法治文化活动、法律知识竞赛等方式,营造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建设法治文化阵地,如建设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长廊等,为群众提供学习法律知识的平台。注重法治观念培养,提升法治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比重,从小培养青少年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通过开展法治宣传进社区、进院坝、进家庭等活动,提高广大群众的法治素质和法律意识。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