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口县2025年重点民生实事有关政策解答
一、城口县2025年重点民生实事是如何制定的?
2025年我县民生实事是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承接落实市级重点民生实事9件;二是县级民生实事6件,县级项目是在广泛征求县级部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社会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关切问题,经县委、县政府多次专题研究,筛选出涉及群众交通出行、环境提升、教育医疗、中医药发展等8件候选民生实事,经县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票决产生了城口县2025年县级民生实事项目6件。2025年3月,县政府办公室印发《城口县2025年重点民生实事工作目标任务》,明确了年度重点民生实事项目、责任单位和工作目标任务。
二、2025年城口县重点民生实事确定的原则是什么?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聚焦广大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精准定位民生领域的关键问题与实际需求。10月初启动2025年重点民生实事征集工作,深入社区、乡村、企业等基层一线,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全面收集群众在教育、医疗、就业、住房、养老等方面面临的难题。以解决民生领域问题为指引,有针对性地策划重点民生实事项目,确保每一件项目都能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民生实事真正惠及民众。
二是坚持条件成熟、群众参与。确保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具备实施的基础条件,包括资金、技术、人力等方面。在项目筹备阶段,充分开展可行性研究与论证,避免盲目上马。同时,高度重视群众参与,畅通群众参与渠道,从项目的提出、论证、实施,全过程听取群众意见,提高项目的可操作性与群众满意度。
三是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秉持积极负责的态度,充分挖掘资源与潜力,在财政能力、政策支持等范围内,最大限度地满足民生需求。在民生投入上,优先保障重点民生领域,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同时立足实际,科学合理地安排项目,不盲目追求高指标、大规模项目,避免超出县级承受能力。
四是坚持全面统筹、高效推进。树立全局观念,对各类重点民生实事项目进行系统谋划与统筹协调。打破部门、区域之间的壁垒,整合资源,形成工作合力。民生实事确定后,制定详细的项目推进时间表与路线图,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监督考核。利用信息化手段,使用“重庆数字人大全渝通民生实事监督平台”,实时跟踪项目进展情况,确保各项民生实事项目高效、有序实施,早日将民生福祉落到实处。
三、民生实事项目实施中有哪些保障措施?
一是高度重视、压实责任。印发《城口县2025年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方案》,建立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书,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闭环工作责任链条。二是加强调度、强化保障。坚持系统部署、定期调度,将15件重点民生实事纳入月调度、季通报,每季度提交县委、县政府听取进度情况,组织召开调度会议,疏解项目建设难点、堵点,多渠道筹措资金、盘活资源,全方位保障项目建设。
四、“渝好空间”妇女儿童综合服务体是什么?
城口县妇女儿童综合服务体项目是承接市级重点民生实事项目,简称为“渝好空间”,以“空间友好、服务集成”为定位,整合妇女之家、儿童之家、社区家长学校等阵地资源,构建“妇女友好、儿童友好、家庭友好”特色空间。项目围绕“好梦童年”“好姐家政”“好邻互助”三大品牌,将集体耕地、培训学校、产业示范点纳入“友好生态圈”,打造乡村特色的十分钟生活半径服务阵地。建设地点位于复兴街道柿坪村,计划于2025年3月底前完成改造,4月底前正式运营。该项目于2023年9月成功获批重庆市第二批“渝好空间”建设名单,通过软硬件结合模式,重点突出乡村服务软实力,推动妇女儿童家庭服务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建成后将惠及周边妇女、儿童及家庭,全面提升基层公共服务水平。
五、2025年县级重点项目规模有多大?
城口县2025年计划实施重点项目120个,2025年计划完成投资51.3亿元。
——从建设性质看。续建项目36个、年度计划投资18.34亿元,占比36%;新建项目84个、年度计划投资32.96亿元,占比64%。
——从行业类别看。基础设施项目95个、年度计划投资42.25亿元,占比82%;生态环保项目7个、年度计划投资2.85亿元,占比5.5%;房地产项目2个、年度计划投资1.5亿元,占比3%;乡村振兴项目16个、年度计划投资4.7亿元,占比9%.。
——从投资性质看。政府投资项目88个、年度计划投资29.55亿元,占比58%;社会投资项目32个、年度计划投资21.75亿元,占比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