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部门>县农业农村委>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建议提案办理>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城口县农业农村委员会关于县政协十届一次会议第2.22号提案的复函

日期:2022-08-18

王海明委员:

您提出《关于推动我县生猪及老腊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县生猪养殖和城口老腊肉产业发展的关注,建议中对生猪生产和城口老腊肉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也很客观、公正、全面,确实存在生猪良繁体系不健全、产业链不健全、品牌保护问题突出等具体问题,现针对你提出的建议已解决或采纳的具体情况答复如下:

一、制定规划,推动城口老腊肉产业全产业链发展

我县在2021年已编制了《城口老腊肉产业提升行动计划(2021-2025年)》,围绕“稳定供给、提质增效、知名品牌”总体目标,到2025年,建立健全城口生猪良繁体系,实现城口老腊肉优质原材料来源本地化,猪肉及猪肉制品产品多元化。按照“种猪场+扩繁场+养殖示范基地”进行生产布局和“城口老腊肉加工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产业化联合体培育。紧邻高速高铁通道,布局肉品精深加工和物流配送中心,围绕乡村旅游示范先行乡镇街道和农文旅精品路线,布局“城口老腊肉”生产加工作坊。2022年,为加快推动城口老腊肉全产业链发展,又制定了《城口老腊肉产业“再出发”工作方案》,围绕“稳定供给、提质增效、知名品牌”总体目标,着力实施标准化生产体系、社会化服务体系、质量检验监测体系、品牌营销体系、利益联结体系“五大体系”建设,大力培育产业化联合体,实现城口老腊肉原材料本地化,加工工艺标准化、品牌营销集约化,打造统一品牌下的多元产品。争取到2024年底,城口老腊肉年产量1.5万吨以上,年产值达到1520亿元。目前,各相关单位都严格按照工作方案落实各项具体任务,并取得了一定进展。

二、落实政策,围绕“建链补链”进行全产业链建设

(一)加快构建标准化生产体系

1.围绕城口老腊肉优质原材料需求,健全生猪良繁体系。2022年已安排资金198万元,新建2个适合城口老腊肉加工的地方猪种种猪场和扩繁场,由市畜科院、西南大学和青岛农业大学等市内外科研院校组成“城口老腊肉研究所”指导种猪场和扩繁场标准化建设,筛选最适合的猪种和杂交利用模式。县政府支持生猪规模养殖场引进和推广优良种猪,2022年已经安排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30万元和产业资金150万元,专项支持引进优良种猪1500头,购买种猪总价低于1000/头,按实际购买价格补贴,高于1000/头时按1000/头进行补贴。

2.支持养殖场设施配套,进一步提高自动化水平,引导生猪养殖向产业化、规模化和标准化转变。2022年县发改委和县农业农村委积极争取了国家发改委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中央投资2800万元,用于整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建设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基础设施,购置畜禽粪污治理和利用设施设备,促进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发展。2022年已安排资金350万元,在明中、高观等4个乡镇建设4个城口老腊肉原材料基地。

3.补齐产业链上短板。为了解决老腊肉加工企业对原材料分部位的需求,支持建设2条猪肉精细分割线,建设厂房、肉品包装间、材料间等,购买猪肉分割生产加工设施设备,建设冻库和冷藏库等相关设施设备并根据企业的需求安排资金143万元。为有效防控疫病,确保原材料的稳定供给和质量安全,支持定点屠宰场和生猪养殖重点乡镇,建立2个专门的生猪运输车辆洗消中心,建设洗消室、购置泡沫清洗机、高压冲洗机等清洗消毒设备、配备污水污物收集或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并根据企业的需求安排资金87万元。

4.新增城口老腊肉生产加工作坊。为了支持和鼓励加工企业规范生产,结合乡村旅游,鼓励生猪规模养殖场、电商销售能手延长产业链,支持新建一批城口老腊肉生产加工作坊和农家炕房,展示和宣传城口老腊肉品牌,并安排补助资金75万元。

(二)加快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5.组建城口老腊肉研究所。市畜牧总站、市畜科院、西南大学和青岛农业大学等市内外科研院校共同组建“城口老腊肉”研究所,围绕城口生猪养殖、猪肉屠宰分割和城口老腊肉产品加工环节,开展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提升生产加工工艺,开发一批新产品、新菜品,申请一批生产专利。城口老腊肉研究所下设城口老腊肉加工、生物饲料研发、品种选育、文化挖掘、包装设计和市场化运营六个工作指导小组。县政府根据年度工作任务安排专项经费用于相关研究工作,2022年已安排资金100万元。

(三)加快品牌保护和营销体系建设

6.已全面启动相关标准完善和制定。县农业农村委已聘请三方机构制定城口老腊肉团体标准。已聘请市畜牧总站制定城口老腊肉熟制品、城口老腊肉育肥猪饲养管理、城口香肠加工工艺技术规范等5个地方标准,目前正在申请立项。为了确保制定的标准充分体现指导性作用,县农业农村委聘请了具有丰富经验的标准起草团队,为了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在标准制定过程中进行了样品采样、实验室数据分析、实地走访调研和专题调研。

7.进一步加强品牌保护。为更好地保护城口老腊肉品牌,县市场监管局等职能部门积极作为,一是推荐城口老腊肉地理标志商标入选了第一批川渝地区知识产权重点保护名录。二是争取到市市场监管局执法总队支持,2022年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城口老腊肉品牌保护专项执法行动。三是指导城口县老腊肉行业协会申报2022年度重庆市地理标志商标奖励。四是开展城口老腊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创建申报前期筹备工作,待申报通知下达后再制定创建申报方案。五是开展保护“城口老腊肉”注册商标专用权保护行动,严格查处未经许可擅自使用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指导老腊肉行业协会对已进入初审公告的“城口老腊肉”商标提出异议,防止“冒牌”“傍名牌”行为发生。2021年,协助四川省开江县市场监管局查获某肉制品加工作坊销售城口老腊肉涉嫌侵犯地理标志专用权案。2022年,开展城口老腊肉品牌保护专项行动,目前已入户开展检查100余户次,发出责令整改通知书2份,现场整改9家,下架不合格包装2000余个,并配合江北区市场监管局立案调查1起涉嫌侵犯城口老腊肉注册商标专用权案件。

8.健全产品营销体系。举办“乐购城口”直播节和“我为家乡代言”特色美食大赛等系列活动,参加市内外展示展销、品牌推介会,打造定制化的海外推广和销售体系,建设“电商销售+专卖店直销+体验购销”营销体系。推广“大巴山硒谷”区域公用品牌,鼓励企业打造企业品牌,围绕直播带货、商超对接、消费帮扶不同领域,进行产品分级分类,建设“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分级分类产品 ”营销体系。

9.支持协会发展壮大,严格协会自律,规范地标授权使用。已通过多方争取,支持城口县老腊肉行业协会专职人员配备,完善协会管理章程和制度,促进协会规范管理。城口老腊肉于2007年注册地理标志集体商标,商标品牌许可授权是许可人与被许可人自愿行为,县市场监管局的职责是查处未经许可擅自使用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行业协会定期召开会议,严格规范管理城口老腊肉集体商标授权使用,督促指导企业规范使用标识,积极吸纳更多加工企业进入协会,2021年新增3个加工企业入会,推动更多企业规范使用品牌,正面宣传品牌,快速提成品牌知名度。

(四)加快构建利益联结体系

10.紧紧围绕城口老腊肉等优势特色产业,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是“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小农户”,由1个县级及以上龙头企业牵头(龙头企业2家以上时,明确1家牵头企业),2个及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5个及以上家庭农场/50户及以上小农户共同发起组成,通过签订生产服务合同、协议,确立农产品、生产资料和作业服务的买卖关系,形成比较稳定的长期合作关系,建立各方共赢的利益联结机制。城口老腊肉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龙头企业通过入股分红、务工带动、收购产品等方式与监测户、边缘户建立稳定利益联结机制,户均增收达到2000元,每带动1户,补助龙头企业200元。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龙头企业直接收购联合体成员生猪总额达到100万元/年的,按收购货款总值的5%直接奖补龙头企业,收购总额达到200万元/年的,按收购货款总值的6%直接奖补龙头企业,奖补上限不超过100万元/年。城口老腊肉产业现有6个市县级龙头企业,通过产业化联合体的培育,既保证了加工企业的原材料需求,加强了生猪养殖企业与老腊肉加工企业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又满足了不同消费者对产品的多元化需求。

您建议的组织城口养殖和肉类加工企业走出去交流学习全国各地同行的先进思想、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等其他建议,我委也将认真吸纳,积极促成行业协会及早行动。

此复函已经许衍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回执卡,并寄给县政协提案委、县政府办公室和我单位,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联 系 人:王晓

联系电话:18166360180

邮政编码:405900


城口县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2728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